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goto3d 说: 此次SW竞赛获奖名单公布如下,抱歉晚了,版主最近太忙:一等奖:塔山817;二等奖:a9041、飞鱼;三等奖:wx_dfA5IKla、xwj960414、bzlgl、hklecon;请以上各位和版主联系,领取奖金!!!
2022-03-11
全站
goto3d 说: 在线网校新上线表哥同事(Mastercam2022)+虞为民版大(inventor2022)的最新课程,来围观吧!
2021-06-26
查看: 8632|回复: 42
收起左侧

[已解决] 请教齿轮个部分的算法(直齿变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2 10: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们有一批活,可是只给了几个数据。不知到怎么加工了。
* y5 O1 I" Q9 C, ], C' p# s模数为6 。齿数为18 外径132
% i8 B- A. k. q/ U和它咬合的一个齿轮 模数为6 齿数为18 外径为 127
% g$ e4 X# ^" F: v: ~那齿轮个部分的数据怎么算阿?
7 O6 q5 \5 ?1 R6 f3 Q+ E能帮帮忙不?) Q# I8 ]- F1 M3 @- o( y" s' `2 E
中心距?齿全高?公法线? 和跨测齿数?
3 }0 ^& Z2 ?  L& t: c0 s0 f" B  N' a% j
因为看到了实物模数为6 齿数为18 外径为 127 齿全高是13.2。请各位帮忙算一下。是模数的问题还是别的原因。
" m$ z/ _; K9 k# J3 R, j8 W5 b2 g! k- x

  q2 N3 U- R3 z5 I[ 本帖最后由 机械妹妹 于 2006-12-15 10:50 编辑 ]
发表于 2006-12-12 10: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中心距=(模数1*齿数1+模数2*齿数2)/28 m5 q, A5 P( ~" x- l5 X( i0 ~
齿全高=2.25*模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10: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2楼的!

可是这个是变位的齿轮阿?
发表于 2006-12-12 10: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哦。那公式就记不住了,要翻书!!你在搜索里查一下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11: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没找到,能不能帮帮忙啊 ?
发表于 2006-12-12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机械妹妹 于 2006-12-12 11:23 发表
) r7 h* j+ ?; ]" M可是没找到,能不能帮帮忙啊 ?
* d. c2 l2 P9 v0 ^: g5 w

$ u5 X, e# u6 ?楼主看一下这个贴子: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ewthread.php?tid=1293429 k4 \* `9 _7 N0 \9 B( F3 K
& _& \1 H1 ~3 W. C& v
。楼主自己发过变位齿轮的计算软件,怎么还到处找!!!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ewthread.php?tid=175434&highlight=%B1%E4%CE%BB%B3%DD%C2%D6
9 u& W( K% s0 o  w' h) R( ~+ W* D5 X0 R5 R4 r# W7 Y
[ 本帖最后由 飞侠 于 2006-12-12 11:4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2-12 11: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心距?齿全高?/ g! B7 ]  i* I: _7 V
中心距=108
/ H9 k: S% w* W6 G齿全高h1=12/h2=9.5
发表于 2006-12-12 12: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着急吃饭。
" h9 J5 @2 v) e9 Z; k; @7 D计算后其数据应为0 ]2 j4 o  R- D. p( |4 w! H

# M/ E8 X( u! X9 _" b/ j/ T5 Y# T中心距=108
8 Y7 Q, c: S. d2 Y齿全高h1=17
2 ]+ M' p* d* r$ dh2=14.5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chinajim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2-12 14: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齿轮1公法线跨齿数 K1=23 ?. ^" Q" d3 `* ?7 o
  齿轮1公法线长度 Wk1=28.82054  (mm)
! o1 F2 J: z$ c6 N; j) P4 [( Q: }  g+ a; i
  齿轮2公法线跨齿数 K2=2& \' W3 W1 l0 ?. \6 o+ C
  齿轮2公法线长度 Wk2=27.34302  (mm)
发表于 2006-12-12 23: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很棒,定
发表于 2006-12-13 03: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着急吃饭。
3 \+ l! M5 B& T: |2 ?6 O9 k- d8 c计算后其数据应为7 h3 L- ~8 j5 L3 N/ u; X, b% U

% I& u& t' r6 H4 c中心距=108
5 O$ F! y7 U6 {( k/ N5 j齿全高h1=17: P& H6 t) l+ F& q, x0 `+ M1 `
h2=14.5" D, I9 F/ y. U0 H3 y

# d$ I1 M3 R. k/ k9 o5 S晕哦!估计没人做的出来M6,齿全高h1=17齿轮!而且中心距=108,两个齿轮外圆又大怎么啮合!/ s) c  x! `: R6 h1 E2 T% O' X
我的理解理论中心距=108。至于其他的我也算过呵呵,不会是机械妹妹想考大家吧! 6 l" h) K- U- g. n, \! `
因为两个都有变位,所以是按角度变位齿轮来计算!由于有齿顶高变动系数的影响/ t5 g' o; X# |6 I+ E7 P
我的计算:$ X0 M1 P% w4 L* U6 N3 n2 \
小齿轮基本参数:      M:6  Z:18  α:20°  β:0.°  X1:1.5477 Y3 O/ q: F( }$ X0 Y5 _
大齿轮基本参数:      M:6  Z:18  α:20°  β:0.°  X2:1.9643 ^: v9 N9 o; L( M+ P+ G. Y
小齿轮精度等级(GB10085-1988):777FJ
3 d6 b  t, K+ I$ S+ {大齿轮精度等级(GB10085-1988):777FJ
* C' g  z1 W! c. k$ h' ^" X端面模数mt:6
- }+ S& _  q: R0 h- K端面压力角:20
* N% \. [* m2 P; p6 @" r理论中心距A0:108
4 l% `6 e% Z! [: f6 C实际中心距(工作中心距)A:123.280115366194+ J, o  e+ e+ t) E/ a( V: s7 @* H/ a: S
中心距变化系数y: 2.5466860 w- a6 M5 \7 k$ T% s6 h
补偿变位系数(齿顶高降低系数)Δy:0.964314' N. u' V' {: w! V8 P
两齿轮变位系数总和XΣ:3.511+ g5 B. [. B+ ]  ^
法向啮合角:34.5914407241351# m/ r. x( A9 [& ]- C) b
端面啮合角:34.59144072413513 A1 [& U$ R  j+ v9 Z: u+ V
法向周节:18.8495559215388
2 K" E6 o; @( Y  m- y# C几何尺寸计算:; ]" M5 X' g9 Q
当量齿数:    小齿轮18.00000    大齿轮18.00000
* _3 ]6 \# D8 G) S分度圆直径:  小齿轮108.00000    大齿轮108.00000
; |7 V. B* b% h( b节圆直径:    小齿轮123.28012    大齿轮123.28012
% N! Q* q* {. ]/ H6 ^. D齿顶圆直径:  小齿轮126.99223    大齿轮131.99623
) A) a6 [) w6 V; m/ x6 N齿根圆直径:  小齿轮111.56400    大齿轮116.56800# Z- C$ h6 e  T0 c: D: E# d2 _
全齿高:7.71412% y. Q* u' r$ b- {7 B0 {
角度变位齿轮,按节圆直径给出齿顶高和齿根高./ A7 Q( E% Q- B9 R! ?
齿顶高:      小齿轮1.85606     大齿轮4.35806+ M" x" S% x2 j
齿根高:      小齿轮5.85806     大齿轮3.35606
) P. }; K7 K2 N  q3 G基圆直径:    小齿轮101.48680    大齿轮101.48680
4 [0 @3 y- S; Q0 |1 x基圆当量齿:  小齿轮18.00000    大齿轮18.00000/ Q7 p8 ?% F, f9 ?9 C
跨齿数:      小齿轮3           大齿轮3
! N6 M4 h: C3 p- }' c/ B小齿轮公法线长度:52.1438317221506(-0.078/-0.159)+ l! }9 q! c- m, f6 g2 e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53.8553005193522(-0.078/-0.159)
5 u! S9 v9 d% |- A+ G- U# j5 m┌─────────────┐, c: g/ z" `" b+ `* M0 I1 x) P
│     各项精度公差值:          │
3 R& |9 K, w( X5 Y- Z) \8 V9 A└─────────────┘" l  K$ N4 _3 [6 R: f' K) F
第一公差组:
& o* R& r- |; l$ `1 切向综合公差F′i:             小齿轮0.077     大齿轮0.077
2 |( b) B' u2 x8 M2 齿距累积公差(周节累计公差)Fp: 小齿轮0.063     大齿轮0.063& E, p# y! `5 w4 P& g5 W
3 K个齿距累积公差(K个周节累计公差)Fpk:小齿轮0.036(3)     大齿轮0.036(3)% I3 q1 I+ c/ w3 M8 U
4 径向综合公差F″i:             小齿轮0.056     大齿轮0.05600* R1 G0 G, c: y2 W; o1 l
5 齿轮径向跳动Fr:               小齿轮0.040     大齿轮0.040
& l+ _$ e- B# y7 v2 ]5 T6 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w:         小齿轮0.028     大齿轮0.028
8 w3 r9 u- b% ^; a. C第二公差组:
5 ]- U3 d& h( ~* c. l/ \1 切向一齿综合公差f′i:         小齿轮0.0192    大齿轮0.0192
, Y0 `0 m( R; j( ^2 P# h2 径向一齿综合公差f″i:         小齿轮0.025     大齿轮0.025
8 Z. k$ R  G: D8 Z0 o3 齿形公差ff:                   小齿轮0.014     大齿轮0.014
- {% }. I- t$ u8 d; @4 齿距极限偏差(周节极限偏差)fpt:小齿轮±0.018   大齿轮±0.018
7 e' H# M6 b# T! i' P5 c5 基节极限偏差Fpb:              小齿轮±0.016   大齿轮±0.016% o: ^6 T8 l. N: }6 N6 ?
第三公差组:
* D0 t0 E5 x$ A- q& [1 齿向公差Fβ:                  小齿轮0.011     大齿轮0.011
% H6 S8 \+ I3 r1 x8 ^其他:! ^/ @9 N- ]( `5 s! B( B* W7 Z
1 中心距极限偏差fa:±0.03159 l# G( z6 O) g- i  G' m
可是我也晕了,全齿高:7.71412?????????端面啮合角34°35′ 30″????????& l+ r/ B& A8 g' n" U3 L& `! I

- O$ |- k# l6 Y8 u  p) a) E5 k" {0 a这个变位系数和太大了(两齿轮变位系数总和XΣ:3.511)??????4 s* z! t: _' p' P
虽然这样齿轮倒是还可以转!^_^" i: r- A1 d8 t
机械妹妹会不会模数有问题???????数据有没有搞错?$ \# d- U# U/ ~9 ~; h% v% o
3 q/ l3 B, b6 Y
[ 本帖最后由 lalawo72 于 2006-12-13 03:2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5 专业人士,内容详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2-13 09: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模数为6,全齿高:7.71412?1 S/ f: a' W+ [& e" L' ]

3 [/ v* W4 h* ]齿全高h1=17: b6 o3 a! x! [& X0 e# i
h2=14.5
" O$ X! n( q1 o) p% _中心距应为131。3 k6 C3 K) q  [; F- W+ ~( _" R  d

, O2 o; Q0 A0 o[ 本帖最后由 shifeng18 于 2006-12-13 10:44 编辑 ]
发表于 2006-12-13 11: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lalawo72兄弟校核以下重合度。
发表于 2006-12-13 12: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ifeng18 于 2006-12-13 09:48 发表
- Y0 C8 F" R: U模数为6,全齿高:7.71412?2 S; K2 x! j* M/ B, L

6 X  k8 l9 K# W# {& E+ C8 v齿全高h1=17. ]3 j' Y9 J2 B1 D" o
h2=14.5+ H! O3 [" u, @7 _) E0 f, o
中心距应为131。

0 A3 w$ }: v2 ^' B齿全高h1=17????????呵呵,有这种M6滚刀???????1 p# h$ M8 W2 O+ \, Y
如果单独的齿轮加工都好办!
. [" X- N" @% ?6 {. |机械妹妹给的条件太少,
) U1 Y4 M0 r. L“请lalawo72兄弟校核以下重合度。”5 A1 n/ R  l( _9 i0 x' N3 S  L
我也没校核过,只是根据条件凑出来的!复制下来得目的就是让大家看看!本来我就不相信这两个M6齿轮啮合!
2 ]! u- e2 G* S& O) Y; U* C
' Q+ l4 O0 a; l3 U0 {引用“齿轮1公法线跨齿数 K1=2
7 [4 N" u& t) v2 Q0 r  齿轮1公法线长度 Wk1=28.82054  (mm)* r5 o$ ?, J8 q3 d7 Q
/ z( X% n1 C$ z2 _6 a
  齿轮2公法线跨齿数 K2=2/ q. ^2 m1 W) T8 ^+ J* p: V
  齿轮2公法线长度 Wk2=27.34302  (mm)”( a+ z8 ~- Q* T( u: T
既然外径为 127 ,那就是正变位,怎么Wk2=27.34302 小于外径为120的标准齿轮!!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3 13: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谢谢各位的帮助,就这么点数据。我也正发愁怎么弄呢?我没考大家。
发表于 2006-12-13 13: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经验计算的数据,没有按公式计算。我想公式不能计算。中心距为117mm好。
2 s) w$ c" j0 G我认为这是高变位齿轮,并且拉大了中心距。因为不是标准齿轮,标准刀具是无用武之地了。7 E' v4 `# \1 D, F
外委应有图纸,或有实物。损坏齿轮也可以测试复原数据。请向委托方所取原始条件。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3 17: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shifeng18

谢谢你。我想办法找到实物在向你i研究一下。
发表于 2006-12-14 09: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你提供的外径数据凑出中心距和变位系数,这一对齿轮基本上是不能啮合的。会不会数据有误。
/ v* z& F# f" A2 ]
/ A5 J0 {; r4 M9 c' g1 e[ 本帖最后由 lhf999 于 2006-12-14 09:12 编辑 ]
chilunjisuanbiao.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5 1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一下!

我有其中一个齿轮模数为6 齿数18 外径127  齿全高13.2 。请各位帮忙算一下。是模数的问题还是别的原因。
发表于 2006-12-15 11: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这个齿轮是径节制的齿轮,径节=4,相当于模数=6.35,最好测量一下公法线长度(标准的应该是跨2齿,48.46)。如果是美国的,它的径向间隙系数c*=0.157,齿全高计算结果是13.7,和你的测量结果比较接近。2 H  t, E8 x3 {4 ~$ |" W

3 y, o/ Z' ^$ I+ \% {《齿轮手册》的《齿轮测绘》一章里这方面的数据比较多一点,可以参考一下。
. Z  }2 _# e7 p3 e6 F+ B& L  g
/ D, }4 o6 T6 T: D2 H+ E  |6 S[ 本帖最后由 lhf999 于 2006-12-15 11:2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5 15: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大家。。。。。。谢谢。。
发表于 2006-12-15 2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新数据计算后齿轮几何参数应为
0 G1 e& ]5 ?% B) v  模数(法面模数) Mn=6/ o# ]) r- p+ K4 H$ ~  A) Z
  齿轮1齿数 Z1=18
$ T0 u* `4 a( C. L8 V( A  齿轮1变位系数 X1=1$ e2 e, ~! ^! D( ~& Y
  齿轮2齿数 Z2=18
* \. W; X2 l3 \# ?& Z5 Z3 z  齿轮2变位系数 X2=0.584
! I& Y/ F4 r/ {  总变位系数 Xsum=1.6
" `5 [' [/ m. @  e$ @# \& j. F7 [  标准中心距 A0=114.4  (mm); _* q( z+ [& s* i5 D1 L% b
  实际中心距 A=117.5  (mm)( x/ D% y+ c5 G9 C
  总重合度 ε=1.59692. _# [% J2 X. Y4 U2 l
$ ~- [7 {. h# o8 ?5 k
  齿轮1齿顶圆直径 da1=132  (mm)
( H+ Q# V- M( Q! K1 a" L  齿轮1齿根圆直径 df1=105  (mm)8 G# N" q+ G) N! ~1 D( v4 P
  齿轮1齿顶高 ha1=12  (mm). N0 V& d& O( C7 Z* ~$ [, c+ i
  齿轮1齿根高 hf1=1.5  (mm)& `  H" U, D0 F5 P7 r; K$ W
       齿轮1全齿高 h1=13.5 (mm); E3 @7 {, E' }$ c/ X6 N6 u
0 J6 T1 v2 p* R  R( ?
  齿轮2齿顶圆直径 da2=127.008  (mm)
7 i. l/ t: Y) ]1 H' G2 `5 w7 ]% G  齿轮2齿根圆直径 df2=100  (mm). g# n3 H  K$ R8 ?
  齿轮2齿顶高 ha2=9.504  (mm)' F7 d: V% N/ }1 Q
  齿轮2齿根高 hf2=3.996  (mm)
- N3 h  p5 K  o/ G3 r  齿轮2全齿高 h2=13.5 (mm)6 Q* W) ^0 O. m1 Z& c, c% r

6 G) ], M5 V4 W6 W. t" g  齿轮1公法线跨齿数 K1=4
9 p: V9 B" D5 I& O% g% b; j  齿轮1公法线长度 Wk1=67.612  (mm)1 B4 g9 ?2 X: V
: a' h: `# B5 Z
  齿轮2公法线跨齿数 K2=3) R; ?; q4 }4 P& e9 o
  齿轮2公法线长度 Wk2=48.191  (mm)( @# b& ?! |' e  r
还是我的观点。高变位齿轮,拉大了中心距3mm。
# x* s6 e1 ]% n不知齿宽,不知功率,所以不知材料,不知弯距、强度。9 u3 P. a' o8 {4 o

$ p9 `% Z* Q3 d  m# L7 ?[ 本帖最后由 shifeng18 于 2006-12-16 08:48 编辑 ]
发表于 2006-12-16 02: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机械妹妹 于 2006-12-15 10:57 发表! r6 W- E, |3 n! G/ X
我有其中一个齿轮模数为6 齿数18 外径127  齿全高13.2 。请各位帮忙算一下。是模数的问题还是别的原因。
% J9 T  s: ~7 V; k
有了实物就好测了!就按单个齿轮测绘!无非就是测量个公法线W3,W2后计算基节与基节表对照,确定模数和压力角!用公法线推出变位系数!呵呵,我想多半是M6!
* p8 v/ C* w/ ]' }再次申明:我不认为两个M6,Z18的齿轮相啮合!
( d' I$ C. {* l& _
% z# c! Y! f+ n7 h% u  ]& T( G[ 本帖最后由 lalawo72 于 2006-12-16 02:5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12-16 02: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ifeng18 于 2006-12-15 22:06 发表
8 T. l  \) F% U, X. J/ l按新数据计算后齿轮几何参数应为9 ]# i, [  x1 x! L" {: a+ d
  模数(法面模数) Mn=6
- }  ?" i+ S- j) M7 o3 Z: d, m  齿轮1齿数 Z1=182 f9 w4 R) S/ d( G- m5 q5 Z
  齿轮1变位系数 X1=1  J! k2 F4 V) i
  齿轮2齿数 Z2=18
7 U, \5 z+ n6 R; ], ^* s4 t  齿轮2变位系数 X2=0.584- a1 Y" i; d4 J( `" e, A2 V
  总变位系数 Xsum=1.60 H1 w. c" T1 ?- ^6 ]
  标准中心距 A0=1 ...
+ l" z3 B6 Y8 M# M4 X* I  d2 j5 s# ~
老兄!不懂的话不要装懂!
发表于 2006-12-16 18: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妹妹:- w8 v1 T2 e/ H
因为7、80年代或以后都是拆齿轮搞技改。没有正规的计算,并且执行机构要求一定的轴距。只要能传递动力及旋转就达到了目的。这样就形成了不正规的齿轮传动,并延续下来。按我的计算传递动力及旋转肯定没有问题。但是是否合乎原中心距就不好说了,我想差别不会太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