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5171|回复: 26
收起左侧

[求助] 跳废料的解决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7 23: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现在做的模具上有20个冲孔,而且孔距很小只有1.00mm.经常出现跳废料的现相.很难搞定.请求帮助.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08-3-18 09: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标准件中有防跳料的凹模,可以试下.
: K1 o) a3 G: i+ u  N# c$ c也可以在下模加吸风装置.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mr.lee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8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要看你的冲孔又多大 如果是2.5mm以上,可考虑中间增加弹钉。如果冲针较细,可考虑放大凹模间隙。当然有条件就像2楼说的,加一个吸料装置。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mr.lee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3-18 12: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3-20 20: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蚌埠
凹模漏料孔加工成锥形(1度左右),刃口高度很小。& l* W8 T2 r* Y0 ]' C% U! b9 ~! C* W
还有一种方法,采用压缩空气将废料从模面吹掉。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mr.lee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1 04: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莆田
冲头有一定的大小和空间的话可以在冲头中间放电一个0.5-1.0之间的小孔吹气,太小的冲头可以将冲头的刃口磨有一点小小的斜度,不用整个刃口是平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mr.lee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1 12: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你冲孔的直径是多大,除了在凹模上做文章。以上几位大哥也讲了,其实最有效的方法是。去买米丝米或盘起的中间有顶料的标准凸模,这种方法最简单.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mr.lee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5 08: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楼主,可将下模刀口做成两阶式,刀口3MM,刀口垫块23MM8 D, \$ G0 ]& ?/ ]3 l

8 F: W4 k( r2 G% ] 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mr.lee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7 08: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模板與沖子沒退磁或退磁不良,把它拿去脫磁一下;/ X9 A% U; N/ s3 Q7 w% ?
2。刃口直壁太短;
) q2 k5 _! e, _0 A  S3 P' o3。孔內有油污。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mr.lee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30 20: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蚌埠
首先看冲裁料厚,这种现象在冲裁薄料小孔中容易发生,解决办法上面同仁都一一介绍了,主要分析原因是否是真空造成的
发表于 2008-8-3 01: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尾
防止跳废料的方法。
1 A8 `1 O# _7 u+ r( {
9 Z/ x( B1 H$ [7 I& x7 `( X前言& J6 g" R9 [% ^' N! d# [$ {
    废料上移,是指在冲裁加工过程中,材料被剪断分离后,滞留在凹模内的材料随着凸模的上升一起被带出,接着又落在凹模表面的现象。在冲压加工生产时,如果发生废料上移现象,一方面会因操作者粗心而发生人身事故;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产品报废,模具损坏等重大的质量问题。所以,必须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预防废料上移。- C) {: D' U4 H  F* B7 H% f
1废料上移的原因
4 \( U  [3 S2 `2 s2 l$ `# ^  造成废料上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废料与凸模之间的吸附力>废料与凹模之间的磨擦力+废料重力”。特别是薄板小径冲裁,滞留在凹模内的材料与凹模之间摩擦力较小容易引起废料上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体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7 n/ w& e  N1 C( {
    (1)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过大时容易发生废料上移。
% P# R8 f4 n; k8 k) W% |    (2)由于对凹模的直壁进行了抛光或高精度磨削,凹模直壁部分过于光滑,容易发生废料上移。- b' v/ D) _! Z" q( O
    (3)凹模的直壁过高,存储的废料过多,向下的摩擦力增大,容易发生废料上移。
! j! c+ V% b$ d6 t9 S1 _; W    (4)废料下落不顺畅,碰到凹模刃口下面的其它零件,造成废料堵塞易于发生废料上移。, }! U( c) f% ^+ W
    (5)薄板冲裁时,冲裁废料的形状大而薄,紧紧吸附在冲头下面。
/ p+ _7 N, s4 c6 h0 S  (6)由于使用高粘度润滑油,因粘附力较大而产生粘附现象。
( c  r0 J( O0 [$ [0 b2 ^' `    (7)凹模研模后,刃口过于锋利。
4 S: Q! {7 ]8 Y( V$ l   (8)卸料板的位置、功能不合适,与凸模周边的间隙不均匀。* t1 O! b1 E( e. V
   (9)在模具加工或冲压生产过程中,凸模上面产生磁性而产生吸附现象。. D/ j6 k2 K9 \& E4 m. g
(10)冲压生产过程中,凸模插入凹模的深度削、。. V( U" w' d# U# y7 b1 V4 E
(11)凹模加工形状有误差,冲裁时,排出的废料尺寸d比凹模孔直径尺寸D小,容易发生废料上  移。) Z- `6 Z% K4 F! t+ s" X5 M
2废料上移的应对措施
3 Y; y# K  @+ M+ }/ y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防止废料上移,通常的采取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 M8 ~, A4 W8 t7 c! W: U: ^* l8 j  2.1在凸模上采取改进措施1 \0 I( Y+ W; p# s8 R. `
(1)    材料很薄时,由于油的粘附力、磁性、真空等原因而极易吸附于凸模的底部,对凸模采取改进措施,以减少凸模与废料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凸模对废料的吸附。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应用图1所示的带突起型凸模、凹坑型凸模、加强筋型凸模等几种形式。
. t' H6 f4 F5 P- [% S 1 ]# o: n$ m6 y6 Q2 N5 w
(2)    弹销器顶料凸模,如图2所示。在凸模内加工阶孔,设置打料销及弹簧。冲裁时,板料的挤压将销压入凸模内。卸料时,打料销被弹簧顶出,将吸凸模上的废料顶落在凹模内部,不会产生废料上移。+ z) m/ [+ F- z$ ?# u0 B

* v. {$ Y' h' o8 J  J/ o! g(3. z# C& @6 r9 u9 i$ T/ n1 M+ P0 `
气   (3)带气孔凸模,如图3所示。在凸模中心加工一气孔,气孔与高压空气相连接,冲裁结束后,高  压空气将废料吹落,吹出模具工作范围6 D/ [! x6 B8 `& i: g

7 X* J  z  B) m0 r' \/ x0 S6 M - Z2 d3 W5 ?; u2 y& }
(4)斜刃口凸模,如图4所示。将凸模刃口加工成料面,冲裁时,刃口一端先接触材料,随着凸模的 深入将料切断,废料与凸模不易形成真空,防止废料上移。
9 a' m% k( b, a1 z9 ^  (5)批量生产时,凸模刃口因磨擦会产生磁性而吸附废料,所以要定期消磁。' e0 [1 f* Z8 Y+ R- {/ T
2.2在凹模上采取改进措施
1 A, d, P. ?7 w* F( ?. h如图5 A、B所示。废料不易堵塞,便于落下,具有防止废料上移的效果。
, b3 C$ C3 h7 C# I$ u(2)       在凹模内侧壁,将2处以上的倾斜沟从中心开始向反方向加工,其深度大约0.005mm—0.1 mm。在冲裁初期,冲裁废料会形成和凹模倾斜沟相对应的小突起。随着凸模进一步压入,突起部分会被凹模侧面压缩,摩擦力增大,从而防止废料上移。凹模形状如图6所示。  
) M% G0 r& n1 l  
8 e! P6 P" J- @) e/ ^# F' @% Y(3)模内侧壁深度方向2mm一3mm处设计成凸起,厚度大约0.01 mm,随着凸模进一步压人,废料在此处挤压,摩擦力增大,可防止废料上移。凹模形状如图7所示。
: V: S- O' @( u& _9 N1 S , H) Q+ k2 F2 N
  (4)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冲孔,研磨凹模直壁时使用粗粒度砂轮,使凹模直壁部分的粗糙度不要太高,减少废料上移的可能;
6 N1 J! Y, ]0 a1 V% ~  (5)由于废料与凹模刃口下部碰撞会产生毛刺堵塞,进而产生废料上移,所以凹模直壁下部需加以修光。1 T) y3 o  V$ Y
(6)凹模的直壁部分太长,易于产生废料上移,所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可尽量减小凹模的深度。      ?8 J/ V2 ?2 k3 {/ v+ U6 D
2. 3其它改进措施   
/ c4 i) Z7 X7 F* e: D  (1)易于产生废料上移时,使凸模插人凹模的深度应控制在3mm--5mm之间,堵塞的废料限于三片之内。
) V4 x- L2 j3 \& P& A+ B  K# O  (2)选择合理的冲裁间隙值,并加以修正。- A/ b9 w9 Z& ?: N! m
  (3)批量生产时,因凸模和凹模的摩擦会产生磁
! N5 k: l8 ^9 U8 N/ J: qE,应定期对刃口进行消磁处理。: _" M7 N2 J  Q5 B
  (4)以真空产生吸引、增加凹模刃口内面的表面
) i2 L! d5 S, \$ j且糙度、对凹模切刃进行微小倒角,改变轮廓形状,减
- M4 m- ]# z$ j$ N% I" m, XI、冲裁间隙。
+ F9 m: p  t2 c2 F  (5)凹模下部的漏料部分应保持畅通,结构合理,8 D# t5 n* U) c. n/ H
#晦料易千j E常惭禾Il的落下。
发表于 2008-9-10 23: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上面那位说得很好,凹模直段不要太长
发表于 2008-10-14 13: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呵呵   受教了
发表于 2008-10-14 14: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长见识了!
发表于 2008-10-15 15: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1.冲头不要弄成平面,有一定的角度
( K4 J1 h+ N5 X" D0 d8 i2.下模直臂高度适当减小
1 k" [) f- R: O7 a! j* R, ^& A9 w3.加吹气或吸气孔
! Z) `9 Y) g6 B1 d/ h4.对下模直臂部分抛光
发表于 2008-10-15 16: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简口直身不要太多,如料厚1.0MM   下模直身就留2MM   料厚0.5MM就留1MM剪口
发表于 2008-10-15 16: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记得剪口不留一个废料
发表于 2008-11-4 19: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学习了很多,我们常用的是吸废料机
发表于 2008-11-9 14: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回复 1# sheismywilf 的帖子

刀口做成反锥度,保证废料打一个掉一个。
发表于 2008-11-16 10: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要看冲材厚薄,冲空大小,加吸风机,冲头磨双台阶,即可解决!
发表于 2008-11-18 14: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学习....................
发表于 2009-2-5 13: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长知识呀,
发表于 2009-2-9 20: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珠海
嗯,又学到了一次新知识!
发表于 2010-11-18 16: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营养贴,跳废料的解决办法这么多!
发表于 2010-11-21 22: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可以增加优力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