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7 08: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我下载了,把内容贴出来啊,觉得有用的就去下。
2 | K2 L z' u冲压力及压力中心
& l1 B9 Y! I5 C4 a/ t5 `一、 冲压力:3 G9 `* G+ a8 _# k# i1 V! W
冲压力是指在冲裁时,压力机应具有的最小压力。
: B0 a0 n' B" |$ o/ R! S; r" J6 B P冲压=P冲裁+P卸料+P推料(P顶件)
7 k# J! U+ E* ~! g- ^, } 冲压力是选择冲床吨位,进行模具强度。刚度校核依据。& L; d: W. [" F' S" ^# ~
1、 冲裁力:冲裁力及其影响周素:使板料分离动称作冲裁力.影响冲裁力的主要因素:
, B* y; h* d( l" j) {1 J& A$ j$ l A.材料的抗剪主要度 。8 B0 `6 o, [4 W+ m" F% d
B.材料的厚度,C.冲裁件的轮郭周长。
" X1 h4 g6 n) b+ {/ T, d c) L D.冲裁间隙。
- e- G1 @# t& x+ h- D2 j E.刃口的锐利程度。 ; r4 J$ F: I' t/ \4 i/ `
F.冲裁速度及润滑情况。
8 @$ F' D9 b) H, k3 V 2.冲裁力计算:
4 p2 q4 k2 D5 P& w2 ]& d1 ?8 X P冲=Ltσb 4 q) p1 W- [1 q7 O/ G: O
其中:P冲裁-冲裁力8 P; k- z+ j9 r6 `* f5 ]) J, N4 Q L
L-冲裁件周边长度2 O0 R/ ~: I2 j( J: k" b
t-板料厚度
/ y( A9 H# |' u( m% e0 a σb-材料强度极限* Q2 c& E2 b h y% j
3、 卸料力:把工件或废料从凸模上卸下的力. O7 q' j5 Q+ v, `4 U
Px=KxP冲 其中Kx-卸料力系数
9 I+ d; ]. H" `: v 4、 推件力:将工件或废料顺着冲裁方向从凹模内推出的力Pt=KtPn
2 m5 j- t* c6 ]- v Kt-推件力系数 n-留于凹模洞口内的件数) l7 f x: C: E7 p k9 o3 ^8 H
5、 顶件力:顶件力Pd--将工件或废料的从凹模洞口逆着冲裁方向项出所需的力。7 R; B, T) j9 @8 M. x$ }' d/ C0 e
Px=KxP5 N* }9 B. q8 m. g) K
Pt=KtPn
- l* |, Z2 P X' P Pd=KdP9 L9 U. h3 J' A7 r+ o* Z1 o
其中 x、Pt、Pd--分别为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 X: G. r8 t4 ^) {0 F- ^4 x: H
Kx,Kt,Kd分别是上述三种力的修正系数,- [/ @* Z+ u& v) x( J
P——冲裁力;
8 B8 q0 y1 x0 Y9 `; \ n—— 查正表卡在凹模洞口内的件数,锥形出口无工件卡住,故Pt=0,不计算推件力。
& G8 {% N$ @0 X) s. { 6、总的冲压力选择压力机吨位时,冲压力计算要根据冲模的具体结构考虑其计算方法。
3 w/ L1 o- Y+ a0 I! X1 ` 1) 刚性卸料装置自然落料方式:Pz=P+Pt=P+KtPn c) ^9 u% l/ Z. K
2) 主要性卸料的和主要性顶料装置:Pz=P+Pa+Pd=P+KxP+KzP/ J! A. G7 {" s J7 j
3)主要性缺卸装置自然落料方式:Pz=P+Px+Pt=P+KxP+KtPn4 b- i( `$ w h4 o
Pz——总的部裁力即是压力机就给的最小压力.
+ p& I+ g) z1 V; U& m3 x6 d3 w5 t5 ]" A! m' N! z) P6 s
二、 压力中心
5 u- J5 s% D8 X. m, E3 { 1、 压力中心概念,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称模具的压力中心。冲裁件的压中心与冲裁件的重心不同,它是指冲裁力合力的作用中心与冲裁力的大小及作用位置有关。而土件的重心则决定于工件的形状及其质量分布。只有当工件其备中心对称形状时,其压力中心才与重心相重合。% ~% o5 a3 R* [4 d, Z q
要求:冲裁压力中心与机床滑块中心重合。/ ^* T) x: m) t: l% D1 O8 Z
2、 压力中心的确定: 9 H! v: E( r8 d& _
(1) 简单形状工件的压力中心:具有中心对称的工件,其压力中心与重心重合。凡是质量分布均匀,具有中心对称形状的冲栽件,其压力中心与重心相重合。此时的压力中心均位于工件轮廓图形的几何中心。 6 `+ @5 F2 p) h6 Q
(2) 复杂形状工件的压力中心:: ~2 J$ L* Y( ~9 I1 e2 i! ?) }
X0=L1X1+L2X2+……LnXn /L1+L2+…Ln
+ e" S/ @0 g, m. G Y0= L1Y1+L2Y2+……LnYn /L1+L2+…Ln1 a0 v5 R& F% L% o) P) S
其中:X0--压力中心到Y轴的距离。9 c/ s# J+ b% T. _8 X4 g) `
Y0--压力中心到X轴的距离。" x0 s/ c* O. ]* t) F7 i
L1Ln--各段轮廓的长度
4 ~* S2 s3 ]" z+ p! n! K X1……Xn--各段轮郭压力中心到Y轴的距离。1 s) V: m+ D( x" `, w" R7 [
Y1……Yn--各段轮郭压力中心到X与轴的距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