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齿轮啮合原理(第二版,吴序堂)$ p9 ?' P6 x0 `2 Q
7 y. p* x" i; i
; u6 g3 Y9 Y$ _$ |! Q作 者: 吴序堂 编著
6 r Y& ~+ K% z2 v4 B h! L$ R出 版 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 h" V Y- Y5 k
出版时间: 2009-3-1
, e+ L3 i6 ~3 [' d# X* ?字 数:
9 B, Y$ d' m: `6 X# V( d版 次: 2
* j# Q! j/ G/ O1 w2 |页 数: 329
# Z, O( M0 z: h- m+ U. }印刷时间:
0 U9 w: S) D& T! u& x. D开 本: 16开
' [2 Q, s7 B R4 C* T1 W" T印 次: 3 R: u" Q# J) i6 {' W" l
纸 张: + }! h* T2 a" j9 E; }8 o, _
I S B N : 9787560530260
, I6 s# @! l, a1 ? y% {9 i包 装: 平装 & }8 H* h8 p4 }$ X u
所属分类: 图书 >> 工业技术 >> 机械仪表工业 >> 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
- ?1 @$ i3 Z, o+ h8 W4 K7 A3 H( j( b" @8 h% J
: I! m3 T, F0 Z* h" {1 t8 S" ?, ?
# T. ^. M; S& w2 T; c
0 |3 e( T& _- h/ x; \- R- `( D
* g# ]6 o! h$ e1 E- [, ]! \
, M' W1 k8 Y" W1 b" t+ c
1 b( v0 M$ C: ~& B
. i# u9 _( @8 ]5 T5 ?
9 d) v% C# v+ J0 E* O5 G* J) E内容简介
8 }0 e- o$ G3 T3 Y; j ], I" ?" N7 Q) x0 @( G3 }
本书系统而扼要地论述了齿轮啮合的基本原理,并且适当介绍了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新成果。主要内容为平面啮合,螺旋面及其加工和空间啮合的基本原理,空间啮合的相对滑动及诱导法曲率,空间啮合的二次接触及其应用,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等。
5 Z. e6 @* c& u j c本书曾作为《齿轮设计丛书》之一在1982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在第2版中根据齿轮啮合原理的发展和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增删,特别是在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方面作了较多的增补,增加了综合实例和一定量的习题,使之更结合工程实际。因此,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齿轮传动设计、制造、检测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V c" J, x1 W5 _' j
6 h$ I6 r T3 `" d8 \+ z4 G 9 T) ~3 e6 N" s ?) L8 t! N
" K) [# ~* _. I0 m0 O. G/ F3 L( ^目录
% @# E: a3 _& ^% _, {7 H! o6 F5 J序言
; w- [# s6 v- E5 ]3 ^第2版前言3 F8 n0 c3 w( B" _$ _! K
初版前言7 j8 L; z* E, o- I* y
第1章 平面啮合的基本原理! l* e/ I' c5 ?
1.1 瞬心线7 x D' ^9 j1 \# h9 [0 z
1.相对运动及瞬心线方程式
* G6 j1 R+ T4 x" I2.齿轮瞬心线的封闭条件
+ W* }& e% u W) ~1.2 齿廓啮合基本定理5 o$ p& h7 y4 Q+ N
1.3 共轭齿廓的形成及其求法的基本概念
! N& R7 M0 l$ ] q# W5 r# r6 } \1.包络法
/ J& i: @% s8 r& v- W1 {" a% m+ E2.齿廓法线法8 k8 O# S! n/ k, y
1.4 旋轮线与卡姆士定理
6 R- |5 C2 Z2 v2 h0 C1 J& p1.旋轮线(Roulette)
' {4 R4 k- e! i7 S2 x" K2.卡姆士(Camus)定理: o- h( s: h$ ]
1.5 平面坐标的变换$ S/ _+ I$ V% s- B( b
1.齿轮与齿轮啮合
0 W$ h2 R6 y6 j! [. O) |! F2.齿轮与齿条啮合
5 K/ F& S: f9 X3 q9 @1.6 共轭齿廓的求法——齿廓法线法
( {& X) R2 B7 S# Q1.齿轮与齿轮啮合' Z7 X S5 U4 |3 q+ b
2.齿轮与齿条啮合
2 x# f$ u- M& g4 z1.7 根据已知的啮合线求共轭齿廓
( U A& P5 S1 d6 X, |) V1.齿条齿廓的计算
" N% u0 o3 O" f& s( s2.齿轮齿廓的计算
# ^) I1 d" S8 |/ j3 O2 B8 s5 p1.8 平面啮合共轭齿廓的曲率及其关系* u" L9 e: x: F8 Z2 }% c/ h
1.共轭齿廓的曲率
+ X' d8 {7 j3 G& o4 [1 f g2.共轭齿廓的曲率关系——欧拉-萨瓦里(Euler—Savary)公式, d! n4 z9 R& \4 V0 X9 t _
1.9 博比利厄(Bobillier)法则及其应用) @5 {1 h* o, j
1.外摆线类旋轮线
; G* p, M4 x1 l% w/ R" Q2.渐开线类旋轮线/ e) V$ Z8 V! W6 \5 J
1.10 平面啮合共轭齿廓的滑动率: ^) d+ t1 j, f+ p2 h2 D( }
1.11 过渡曲线* e2 G ^! b" b
1.12 平面啮合的两类界限点# y* w! A5 r k3 \9 E% o" w
1.曲率干涉界限点: A* ?" X- y7 Y( q$ g/ y
2.啮合界限点
( k# |' O- \' P0 n. o$ s2 h0 i1.13 综合实例2 i6 c/ e- ?' J& p! u
习题1. Y) q% K' V5 O# Y/ W' `
第2章 螺旋面及其加工原理5 T. m. e8 D' K2 I0 Y8 D
2.1 等升距圆柱螺旋面& a; `( ?- ]) @4 ]7 n
1.等升距圆柱螺旋面的形成及其方程式
) Z4 T. Q3 |; [9 g1 e2.螺旋面的法线
! s1 }, o8 O8 `- B* a$ R3.螺旋面沿自身的运动8 ?; a& Z" O" P: L
4.几种常用的螺旋面
- M) }) }) D+ }) q" v$ [9 l) {" \2.2 刀具回转面与工件螺旋面的接触条件! U% k5 L* ]1 {6 T: Y ]6 ~
2.3 已知工件螺旋面求刀具回转面截形
& o1 `6 p! w* h, n2.4 已知刀具回转面求它加工的工件螺旋面
- c8 @8 _2 v- ~7 ~5 n4 s2.5 盘形刀具加工螺旋面时的过渡表面及其消除办法
' g: m: _, f7 `1 i% B1.过渡表面及其方程式
0 B6 o1 M! v2 m4 ^' i9 }2.过渡表面的消除. n5 U8 e; _# B2 t
2.6 干涉现象及其校验: M4 c+ H) e# T1 o* x/ z* N9 K
2.7 综合实例
* K* o, l/ t/ z& F: H4 z! [( S习题23 V1 C+ P9 }/ \6 Z2 }
第3章 空间啮合的基本原理
1 C# `7 p" _' ]2 ^& C, \7 e( j3.1 采用的坐标系及其变换
: M% S5 j3 z0 Z$ j0 ?5 i3.2 相对运动速度; `) j% e( }, V$ l0 h
3.3 相对螺旋运动及瞬轴面
1 N/ W5 b. G. ? B- L; \7 p( E( }3.4 空间啮合齿轮副的产形轮5 T4 `: C) O* ~! s* b" q8 ?
3.5 啮合方程式) }+ B# g; v* u; d
3.6 空间啮合运动的自由度
; t! a5 s1 _5 d6 D# R1 _# J+ r3.7 单自由度啮合计算及实例
! F# r- f$ X6 u1 x+ K1.啮合方程式及其解法
F6 ^) y+ S5 x+ y3 N" C2.单自由度啮合的实例2 f" Q' d. j5 i9 \) l( `9 k
3.8 双自由度啮合计算及实例
# w: D7 R# v& v' g$ t1.啮合方程式及其解法
" A& l8 {1 z: s, S, @. X2.双自由度啮合的实例
. N9 ^: \# \# C( U M* [5 d- P3.9 三自由度啮合计算及实例
. S; j9 D, y! h' s0 s4 x, W$ Z1.三自由度啮合能够实现的条件! ]& f* j7 q* w" T+ o7 V$ \
2.三自由度啮合的实例——对角滚齿( ~) K. Q) E3 i. g
3.10 点接触螺旋齿轮副的齿面计算; w" q$ J$ F7 z I; D( B
3.11 点接触滚刀齿面的计算" u, D( W; F$ O5 C% r# z! m+ Y$ M
习题3# C( ~% g n* B2 s- [$ S2 d
第4章 空间啮合的相对滑动及诱导法曲率
7 ?2 I- `: _% g0 Q5 X- ^第5章 空间啮合的二次接触及其应用
2 I8 R( S7 K! F ]第6章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9 d; r9 O& y5 N+ T' [" m
附录
: ~% T- h. ?" u- m, P( ]参考文献/ B2 r; r1 k6 ]7 R* U; O% u
1 L' B, k+ H/ N( O
' n# B: `9 p" H6 m3 D" H) i$ \1 x9 i3 X- D& ]% o
/ l6 O2 Q" T! n6 }& [! b. }5 q' m4 a5 |& c% o
' ]7 y; I6 d0 n4 Y$ b
# a/ _; B1 }3 N0 T1 ~
' n% W: {2 o6 p+ Y% n
" ?1 E8 d" b8 [[ 本帖最后由 wjxwin2006 于 2009-8-4 17:2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