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6天前
查看: 4726|回复: 2
收起左侧

[求助] 齿轮啮合原理(第二版,吴序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4 17: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齿轮啮合原理(第二版,吴序堂
/ Q- o' Q7 s0 o& N+ G& [/ V- ^, h  T9 }) j7 c; g; V
/ x: P( @- c* C0 P+ \
作  者: 吴序堂 编著
& l1 v! _" L" D* V# [2 [ 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4 B, L2 W' e( T  }* J出版时间: 2009-3-1
8 M( R, r* g% k1 r字  数:
: x( N" E. Z* w& b( T; J版  次: 2
; \/ \6 K1 @  T/ k页  数: 329 $ n- |$ l% S0 S( H) S
印刷时间: - w0 U) q. V9 ]
开  本: 16 + X/ h! D% {5 [. i: f
印  次: ) M$ W& ]! \  b( o- F( C0 I
纸  张: ! X& }8 g  W2 {. y$ o
I S B N 9787560530260 ' A) p9 B, X' ~
包  装: 平装
# X2 N+ P' R6 ^/ @' l6 x4 N所属分类: 图书 >> 工业技术 >> 机械仪表工业 >> 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
- R- u( ^5 L9 q: s+ C# u1 q7 K% o

2 I3 a7 \: ~- B1 r  q9 v- O* A$ J- G4 G. d- S: }! |& A& S

# C& t& a# m8 ?3 h* u) h* K$ S 齿轮啮合原理(第二版) 封面.jpg $ |. a0 t3 r- Q* u

; D0 G* x/ `6 C. h! W# H

. |6 {0 T! g- s; l+ W& E& U, S; V3 U' j% C4 ~

6 l' }  V# K, e6 I6 v内容简介
, U* S1 S2 l0 E1 |( E2 @

6 z: _# N- h3 j; y: T/ j本书系统而扼要地论述了齿轮啮合的基本原理,并且适当介绍了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新成果。主要内容为平面啮合,螺旋面及其加工和空间啮合的基本原理,空间啮合的相对滑动及诱导法曲率,空间啮合的二次接触及其应用,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等。
5 Z% |4 [) C2 m- Z本书曾作为《齿轮设计丛书》之一在1982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在第2版中根据齿轮啮合原理的发展和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增删,特别是在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方面作了较多的增补,增加了综合实例和一定量的习题,使之更结合工程实际。因此,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齿轮传动设计、制造、检测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0 ]3 j7 Q: N5 n. M  p6 ]# W% i7 A5 o( @

# I% |+ q2 D' [
8 X0 g; ?0 b/ p
6 G/ l: b# C- t1 I% F目录
. D6 X" l3 N( m$ {序言4 U2 i: Q& k% l6 A. r2 x& b
2版前言" _$ k9 }$ I# |9 N
初版前言
* x4 n' {/ w( S5 f' S7 J& N* M1 平面啮合的基本原理
  l$ b' s: e( J/ z6 V1.1 瞬心线
6 P  p$ {$ g: q2 Y: O6 C% s2 X1.相对运动及瞬心线方程式+ n( l  [# \- @5 Y
2.齿轮瞬心线的封闭条件1 h- @  e3 n" \: j
1.2 齿廓啮合基本定理- p% Q0 k! P6 M: p! F. C/ Q
1.3 共轭齿廓的形成及其求法的基本概念
, T7 a( i0 @0 c5 X) L+ I' g1.包络法
# \" `" e0 u2 ]9 |# g' S9 j! t2.齿廓法线法  ]' w$ d( y/ L
1.4 旋轮线与卡姆士定理
2 U2 ^7 _* C$ g$ [! h6 L1.旋轮线(Roulette)- V/ B# l7 J7 d
2.卡姆士(Camus)定理( x5 h1 n5 K# m; o: `' n1 j: T9 m
1.5 平面坐标的变换
8 i4 ~/ P) B% q. Q  G: O, [1.齿轮与齿轮啮合  o- Y, K# [( q( A6 E; Z" u! h" U
2.齿轮与齿条啮合% {! V4 |" N7 S9 ]
1.6 共轭齿廓的求法——齿廓法线法5 h8 r: a( u# P! P- f5 Y
1.齿轮与齿轮啮合
7 z! [4 `5 {# e3 M, P; t4 Q" s5 K2.齿轮与齿条啮合1 o; D5 I; m& S3 n2 @3 M" g& [7 N0 H
1.7 根据已知的啮合线求共轭齿廓' d1 {$ n2 n5 G$ w
1.齿条齿廓的计算
/ C6 j+ Q2 [$ v7 e; k8 S$ z( H4 \2.齿轮齿廓的计算
( a0 u. h, c& Z% Z. `* G$ V8 {& u1.8 平面啮合共轭齿廓的曲率及其关系
# j# ~$ h6 ^! w% X1 a1.共轭齿廓的曲率
3 _7 W+ j- w$ J1 w8 }- R2.共轭齿廓的曲率关系——欧拉-萨瓦里(EulerSavary)公式( T8 i5 I1 J4 u0 ?9 z
1.9 博比利厄(Bobillier)法则及其应用, k* J9 Q. q" m+ e
1.外摆线类旋轮线% B2 K: r" X: ~5 l, b$ d
2.渐开线类旋轮线: V3 `5 f/ v' n
1.10 平面啮合共轭齿廓的滑动率
/ y5 @  j( S- }5 ?6 U% {. y1.11 过渡曲线$ n" y! h6 B, P8 L$ C6 n% _
1.12 平面啮合的两类界限点
7 ~* F$ I4 \5 C: l3 F" l1.曲率干涉界限点
' j# v+ T+ u# a. o2.啮合界限点
$ ~' x: v0 g# f! }1.13 综合实例
/ g" U/ a; K4 L" }, @( D# x) V# I习题1
& v) {0 ~' B8 b3 C' W2 螺旋面及其加工原理7 f+ j. y( M* y. P% U
2.1 等升距圆柱螺旋面, Z( `- |' B9 s" }
1.等升距圆柱螺旋面的形成及其方程式2 K- s6 ?) v5 y
2.螺旋面的法线
. X3 Y3 y2 q' f' L3.螺旋面沿自身的运动) L. U8 M; x# R) r& w4 U
4.几种常用的螺旋面+ V: @9 i( b8 Q2 i
2.2 刀具回转面与工件螺旋面的接触条件
+ b; G& x+ [% B5 p2.3 已知工件螺旋面求刀具回转面截形
7 J4 H8 h9 D- Y3 A  Y  s2.4 已知刀具回转面求它加工的工件螺旋面
) T3 `0 K" t! O! x) ^2.5 盘形刀具加工螺旋面时的过渡表面及其消除办法
+ E2 H) p4 `4 w1.过渡表面及其方程式7 u$ u5 e8 H% f1 a& a
2.过渡表面的消除" B5 z$ U  I' C
2.6 干涉现象及其校验
! g# |8 C$ S% k2 g2.7 综合实例2 D- {) [; \% A6 @
习题26 V7 _( ^1 s  g/ F9 V
3 空间啮合的基本原理
3 b& M9 S* _' K0 U3.1 采用的坐标系及其变换
1 |9 S4 W1 U% K8 Y- v  R% p3.2 相对运动速度; p& \- k2 G' t- q
3.3 相对螺旋运动及瞬轴面) Z# e9 ]& w! j* _7 B2 `% x! j( P
3.4 空间啮合齿轮副的产形轮9 ?" y1 D1 B& ?7 @9 K8 H$ T
3.5 啮合方程式) |( q: [2 @; I7 J, k
3.6 空间啮合运动的自由度  y1 W9 X$ X2 T; r1 o+ p5 L
3.7 单自由度啮合计算及实例
9 b5 A2 F1 G3 [- O1.啮合方程式及其解法
' e) y& }! f7 u6 e' p6 X, s5 }- H* @2.单自由度啮合的实例( X' A' f$ m$ p9 M7 M3 `+ ^
3.8 双自由度啮合计算及实例+ s  x+ h% d9 o1 Y' ~( D: f
1.啮合方程式及其解法
. [2 C% G1 ?% l2.双自由度啮合的实例
8 u7 p- I8 Y8 q/ p; z2 ^3.9 三自由度啮合计算及实例
  C( ?2 O6 _# d6 K+ w1.三自由度啮合能够实现的条件. Y1 s; p: R7 V' `- F
2.三自由度啮合的实例——对角滚齿
' }5 f% s$ ~) n$ a; Q9 c3.10 点接触螺旋齿轮副的齿面计算% L# Y7 ~1 Q, v" M- K
3.11 点接触滚刀齿面的计算
8 m; R" R. B/ a8 _3 K习题3) u- J  `9 o' f5 e2 W
4 空间啮合的相对滑动及诱导法曲率3 K( m' X8 F7 P! c# q! s8 o' J
5 空间啮合的二次接触及其应用; A: ~. b# v: @5 E
6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2 a) _' a0 z! `, y: G7 B+ `+ ^4 b! Z5 O
附录2 h2 H; x5 u4 I# \/ l$ y3 w
参考文献
7 c2 u' V* R2 M" T$ L1 \4 G. w% `& m5 s/ t6 P, x

9 _8 M; q. K# b  J( P$ p" z2 i/ X: l! N, Z+ j- L& B

9 j' I* O! I5 j. I

4 S! D6 A( O( H, t, P. ^0 f, m7 q9 _' F8 G: Q+ P

8 K6 v$ j" v: X2 I8 K

! ?! F* i( z0 A5 D* D" S8 p% D% e- O4 a# n$ f6 ~
[ 本帖最后由 wjxwin2006 于 2009-8-4 17:28 编辑 ]
发表于 2011-12-2 09: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本帖最后由 wwll13 于 2011-12-2 10:26 编辑 , T! l6 ~7 O  r; @4 I1 c6 K
% R; y9 Q- L) F2 O
QQ截图未命名.jpg 还没有呢?很期待啊//
% m1 o( }3 ~0 a& v, d$ s) Z' @/ y$ c: I2 ?) A4 j1 V3 u& i
这个可以吗?! f! V% m% w; l; M+ ?
QQ截图未命名.jpg . y/ @1 S; N: w4 E. v7 h8 p

2 C# X0 o, x  shttp://www.bzfxw.com/soft/sort011/sort040/40138490.html
发表于 2011-12-17 19: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名:齿轮啮合原理(第二版)& o9 u  r" i) x+ L
作者苏联) Ф.Л. 李特文著8 J5 N2 G. Q" ~: i% F/ N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g5 M, ?2 [9 @9 Y0 a7 }不知和楼主说的是否一样,不过看看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