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4天前
查看: 6840|回复: 14
收起左侧

[已解决] 怎么做轴承内,外的配合公差的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1 15: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各位大仙,谁知道:
- f  G$ m+ X1 D) L# {怎么做轴承内,外圈的配合公差的选择:& D" c- F6 l( L; {3 }; R
谢了
发表于 2009-11-11 16: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看你实际的应用,一般轴承跟轴颈配合紧点,轴用h6,k6,外圈与外壳孔配合松点 外壳孔用H7,K7
发表于 2009-11-11 17: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现在外面(尤其是国外)有一种观念,滚动轴承采用双H(H/h)的配合,好处是在安装过程中轴承内外圈不会变形,将来轴承运转起来更加流畅。
发表于 2009-11-11 19: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内圈 m6 n6 p6 外圈H7 G7K7
. Q4 D# b. f/ \) U0 |这是正常内圈旋转的配合
  v) K( H7 l; U% p3 N6 N" t) O. F外圈旋转时 内圈 h6 k6
1 ]: t# W3 `3 J( j外圈 M6 N68 F+ W& B3 p" o6 D. |* L
双H配合 一般不要采用 因为国内加工能力不行 孔和轴尺寸和形状达不到要求的话 会跑外圈, v! P/ X; e) q8 D9 q* m8 M
) _, k& a; B7 \/ x3 N
[ 本帖最后由 skyfishdl 于 2009-11-11 19:07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12 08: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参考标准:GB/T 275-1993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3 }! `8 }5 ]! P. `% b: M/ d
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 ... ;highlight=275-1993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12 08: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按我多年的实际使用的经验,双手分别拿住轴承的内外圈,做圆周运转和相对的动作,只要没有明显的间隙感觉,就应该是可以用的。
发表于 2009-11-12 09: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安阳
我好像回过该贴,难道版主给删了!别听他们们忽悠!配合的选用要根据实际工况选择的,不能一概而论,那样很容易出问题,特别是高速或重载等特殊条件下,所以还是找个大厂样本,好好研究一下在做决定,论坛里有很多综合样本里前面部分都有多轴承配合的选用知识的介绍!
发表于 2009-11-12 16: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轴承的配合主要根据使用工况来选用,请参考FAG轴承配合选择。

FAG轴承配合选择.pdf

463.91 KB, 下载次数: 42

发表于 2009-11-12 20: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
原帖由 lycraindrop 于 2009-11-12 09:10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6 H" _" Z$ V5 E  s0 X) M
配合的选用要根据实际工况选择的,不能一概而论,那样很容易出问题,特别是高速或重载等特殊条件下,所以还是找个大厂样本,好好研究一下在做决定,论坛里有很多综 ...
3 Z  C% f1 Q  Q, E# s% S7 Y  \
同意!!!!!!!!!!!!!!!!!!!!!!!!!!!!!!!!!!
发表于 2009-11-13 22: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求轴承配合公差
0 M5 R4 Z9 \3 Z( B  C+ u$ A9 G/ g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ewthread.php?tid=360882
发表于 2009-11-13 22: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经验
4 o) v2 W$ x  A7 E1 u1 u魏尚廷
. T  I) c! {: A: u(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任楼煤矿安徽淮北235123)
3 M3 \3 z% \/ L( [( b# ?摘要:介绍影响滚动轴承配合的一些因素及选择经验,为机械设计或维修提供依据。
+ R& |% `2 w3 M0 b5 O/ p关键词:滚动轴承 配合 选择 经验
2 L4 I& K2 e: k  Y$ e0 前言
- b5 ~' q5 I" p4 q7 ?, Y+ s0 ]滚动轴承是一种标准化部件,具有摩擦力小、容易起动及更换简便等优点。我们在日常维修或从事机械设计时,合理、正确选择轴承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 T( o+ [- M+ G  _6 @1 轴承配合的选择方法- s  P6 s( Z  P9 s+ e8 G& Q
正确选择轴承配合,对保证机器正常运转、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充分利用轴承的承载能力关系很大。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轴承套圈承受负荷的性质和大小,并结合轴承的类型、尺寸、工作条件、轴与壳体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工作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5 h5 r) d7 }) ]
(1)套圈是否旋转* K3 L3 Q$ H5 R' l9 q% e9 }( E
当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工作时为旋转圈,应采用稍紧的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应使配合面在工作负荷下不发生“爬行”,因为一旦发生爬行,配合表面就要磨损,产生滑动,套圈转速越高,磨损越严重。轴承工作时,若其内圈或外圈为不旋转套圈,为了拆装和调整方便,宜选用较松的配合。由于不同的工作温升,将使轴颈或外壳孔在纵向产生不同的伸长量。因此在选择配合时,以达到轴承沿轴向可以自由移动、消除支撑内部应力为原则。但是间隙过大就会降低整个部件的刚性,引起振动,加剧磨损。
& P( k" ]* R% x  ]( c(2)负荷类型& }0 u1 u# d, h) g' e; x
轴承套圈承受径向负荷,按照负荷与套圈的相对运动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4 S1 e7 R) n8 L( L) S  {8 e! k
① 局部负荷
( a; h- U- A; w! m局部负荷是指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F,与套圈相对静止,即F,由套圈的局部滚道承受。& T! [0 o. s4 A9 j
② 循环负荷
5 ]& j6 B' z+ {循环负荷是指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F,与套圈相对旋转,即F,顺次地作用在套圈滚道的整个圆周卜。
) g8 r  \' J2 H; D5 H1 U' {③ 摆动负荷
( p* D; H+ G% [/ B! u/ ]0 Q摆动负荷是指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与套圈在一定的区域内相对摆动,轴承承受一个方向不变的径向负荷F 和一个旋转负荷F。而F,>F ,则它们的合成径向负荷F在固定套圈的一段滚道内相对摆动。承受局部负荷的套圈应选较松的过渡配合或间隙较小的配合,以便让套圈滚道间的摩擦力矩带动套圈转位,使套圈受力均匀,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承受循环负荷的套圈应选过盈配合或较紧的过渡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以不使套圈与轴或壳体孔配合表面产生爬行现象为原则。承受摆动负荷时,其配合要求与循环负荷相同或稍松些。+ S$ `; B+ V  x- z+ \+ F
(3)负荷大小
6 X. m& I2 g, k5 k# C9 ]4 N/ K轴承套圈与轴颈和外壳配合的最小过盈量取决于负荷的大小。当P,/c,≤ 0.07时为轻负荷 当0.07<P,/c,≤ 0.15时为正常负荷;P,/c>0.15时为重负荷。承受冲击负荷或重负荷的套圈,容易产生变形,使配合面受力不均匀,引起配合松动,因此应选择较紧的配合,即最小过盈量应越大。承受轻负荷的套圈,应选择较松的配合。
6 M6 N5 j9 ]& A, Q1 B(4)其他因素" p3 e. o+ _9 m1 D% s" a! Y' j7 z/ W
① 工作温度的影响% |2 d3 _9 j3 x7 |& N: _
轴承工作时,由于摩擦发热和其他热源的影响,套圈的温度高于与其相配合零件的温度。内圈的热膨胀会引起它与轴颈的配合松动,而外圈的热膨胀则会引起它与外壳孔的配合变紧。因此,轴承的工作温度较高时,应对选用的配合适" U  h) d; p8 e
② 旋转精度和旋转速度的影响" f  P% k" w2 d' P3 X$ m
对于承受负荷较大且要求较高旋转精度的
5 x0 c  d: H3 S7 V$ i3 |' D1 z: @9 i轴承,为了消除弹性变形和振动的影响,应避免采用有间隙的配合。而对一些精密机床的轻负荷轴承,为了避免和轴的形状误差对轴承精度的影响,常采用有间隙的配合。一般认为轴承的旋转速度越高,配合应越紧。& a$ Y4 {8 Z+ v; E0 z6 X
③ 安装和拆卸轴承的条件5 i; s7 h. e" E8 q# ?7 C- R5 y
考虑轴承安装与拆卸方便,宜采用较松的配合,对重型机械用的大型和特大型轴承,这点尤为重要。如要求装拆方便而又需要紧配合时,可采用分离型轴承,或采用内圈带锥孔、带紧定套和退卸槽的轴承。另外,下列情况下轴承配合应适应当选紧些:尺寸大的轴承比尺寸小的轴承;空心轴颈比实心轴颈;薄壁壳体比厚壁壳体;轻合金壳体比钢或铸铁壳体;整体式壳体比部分壳体。
6 g. u* P2 s. b  \# r& _3 结束语
1 y: s8 u0 c1 i& {9 h总之,影响滚动轴承配合选用的因素很多,在选择配合时,必须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并结合实际工作的类比法,方可达到最佳的配合状态。
* X1 w" S, H8 P! `3 X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14 05: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精简地说配合

如果内外圈其中一个受力在转动过程中接触点不变,那么就是点载荷,这个可以松配合,另外一个一般是受力接触点不断改变的,这个是周载荷,必须用紧配合,至于多紧就看你的转速和载荷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22 21: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马鞍山
查看《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编的轴承章节,根据工况及轴承类型、载荷的大小选择。
发表于 2009-11-23 00: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此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轴承的配合是要根据其载荷大小和性质(点载荷或周载荷)来确定的,版主给你的配合的链接基本很好得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是那个链接里的说明是针对大多数情况的,如果是特殊的情况,你最好还是参考国外的同类型的设计为好,比如轧机的配合其内外圈都是松配合,还有一些则是通过加紧定套或推卸套实现的,比如水泥行业的磨机和矿山行业的一部分大调心轴承。
发表于 2009-11-23 09: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对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