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3773|回复: 9
收起左侧

[注意] 大连30万吨级外籍油轮泄油引发输油管线爆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7 08: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10年07月17日03:10 新京报
) U* S& E5 y% Z5 G% \" I' U% p
! F! e+ U: Q  E( C: ~1 a : S, J6 V" K: \3 l  H! c' A
据新华社电 16日晚18时许,大连市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到当晚23时30分记者发稿时,火势得到初步控制。. b6 `. G/ o$ u- ]. _1 M* M% C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连市出动400多名消防官兵和110多辆消防车,将发生爆炸的一条900毫米管道大火全部扑灭。但爆炸引发的另一条700毫米管道发生的大火,因油泵被损坏而无法切断油路,大火尚未扑灭。
4 p1 k. ?' i" R大连保税区公安消防大队长崔洪涛表示,正在着火的管道有200米左右。现在消防官兵一方面用冷水冷却原油储备罐,另一方面在用泡沫灭火,辽宁省正在准备派飞机往现场运送泡沫。
" A% l( h4 X* K8 `7 S6 `2 U记者了解到,事故发生时,一艘油轮正在进行卸油作业。起火后,这艘油轮安全离开。9 N' {" v+ W3 Z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附近空气中弥漫着黑色粉尘,石油燃烧气味浓厚。  a& I. ^0 }0 R6 U
事故原因尚不清楚,有关部门正在调查。- P  g2 g6 ]- Y2 I2 S/ a
另据央视报道 目前初步查明系大连一艘30万吨级外籍油轮泄油引发输油管线爆炸,并引发原油泄漏,大连已启动红色应急预案。(新京报)
发表于 2010-7-17 09: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新闻上说有2000人出动。
发表于 2010-7-17 09: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油运码头的消防设计必须改改了
发表于 2010-7-17 16: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油泵被损坏而无法切断油路,大火尚未扑灭 ...
- S6 {1 _& [1 H. k& }- C$ r江南有雪 发表于 2010-7-17 08:03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N6 Q: G9 v6 l
就没有其它阀门可以切断吗!!管路设计有问题!!
发表于 2010-7-19 13: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连清理海上污染区域 浮油最厚达一米
& p  R+ j5 C- e3 U" y
8 K3 f) E7 \% ~2 n, h1 {% }; W4 v! i4 K0 k! v: Q
来源2010-7-19 8:40   网易新闻
8 K2 j$ K" }! p3 y. A3 _  t
; @: K' T* _5 ~) k' l( F2 v: h2 \' E8 I, P$ N7 O* v7 ?/ Q
7月18日,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起火事故造成海面污染水域达50平方公里,影响范围达100平方公里。海事部门组织船只和人力清除海面油污。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发表于 2010-7-19 16: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近海最大的一次海洋污染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17: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求加倍罚款船公司
发表于 2010-7-20 12: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fjliu008 于 2010-7-20 13:05 编辑
/ A7 z1 }$ K% {% V9 {, ?
# y/ S6 B1 s& n- o1 P; t  M# N大连油管爆炸调查:四年前曾被环评点过名
6 Y. f+ ?! j9 `: Z) r6 C( ?* M' f
& b: a5 Z6 c7 t* v  }" S
8 \9 q; ^$ R" Y' S% I9 Z  U2010-07-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核心提示:早在2006年大连有8个石化项目进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石化行业环境风险排查名单,此次发生爆炸的大孤山半岛区域当时就有5个石化、储油基地及原油码头榜上有名,爆炸事发地大连30万吨级原油码头港址变更项目,在当年环境风险核查中也被点名。0 G- e; B7 m1 ~6 m6 c* k
+ P! }/ y0 C, L% J( p; h( Z; e

  s* P! c2 v/ X+ T; k% M4 c, f* k& B+ s  H/ n' P7 U8 i6 {3 C
21世纪经济报道7月20日报道 如果数年前的一次警告得到足够的重视,今天的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件或许可以避免?# j$ S  O# d7 X
( o" |( w3 s( u7 d3 ~) c
据本报记者调查了解,早在2006年,在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石化行业环境风险排查名单中,大连就有8个石化项目上榜。而此次发生爆炸的大孤山半岛区域,当时就有5个石化、储油基地及原油码头榜上有名。爆炸事发地大连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港址变更项目,在当年环境风险核查中也被点名。9 _8 O: Y: \8 k) ]; @3 R

: h0 t% [* M: p0 S) _* l, Y在原环保总局的通报中,大连30万吨级原油码头港址变更项目的环评报告,被认为是“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t: |1 ?! p8 c: M  S/ L
' _6 r& s6 c* H) b
“这次爆炸的是陆地上的管道,当年我们做环评时,考虑的是油轮在海上碰撞的风险,包括和码头前沿碰撞,没有太多考虑陆地管道,”上述环评报告负责人之一、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环境评价中心的郑洪波19日向本报记者解释说,“因为我们做的是码头项目环评,重点是船舶在作业装卸时发生泄漏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输油管道属于配油罐系统,不包含在这一项目之内,所以没有太多地把它纳入评估。”- Y, ^  U2 Z( ~0 a; H
而这次被爆炸所引燃的储油罐所属的中石油保税油库,当年专家们在环评报告中也提示很多风险敏感点,如“保税油库因输油管线腐蚀破损、误操作等事故均能引起突发性的大量溢油事故,油库火灾、爆炸也将造成大量溢油”。7 c+ Y3 B# E) e
但这些提示都未能阻止这次爆炸、火灾和泄油事故的发生。而类似的潜在隐患,在中国沿海近年遍地开花的石化产业区中还有多少,这不能不引发担忧。
. l$ ~" H$ g2 W8 m6 B# C5 W5 n* }- H: d. ~
“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国务院将部署安监总局和公安部发布通知,全国范围内对化工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7月19日下午,刚刚结束了大连事故现场处理回到北京的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告诉本报记者。) {( q* X  _2 _/ D$ p* V( q: n/ m
$ i! ^! x2 O4 D$ \9 C8 h' `
' u) v- w. f  J
环评的美丽与哀愁& G: n) S1 g6 _/ R# i1 I

: k5 `( j: R* c) g# J邹首民19日回京时,环保部环境监测总站,环保部应急中心,以及东北督查中心的官员仍然留在大连处理事故。环保部应急中心主任张志敏刚处理完紫金矿业污染,又将赶赴大连。# {' k! ~' _2 Q

2 ~( A; M; J, f+ P3 o此次爆炸火灾发生地大连大孤山半岛石化区域,早在多年前就受到国家环保部门的关注。$ {+ n1 y. K" ]2 @$ }
/ B; @* w$ ]" {/ s. x9 J& y
大孤山半岛,位于大连市开发区的东南,面积约25平方公里。西太平洋石化、凯飞基地等近20个大型化工石化生产、储存、转运项目在此布局。LNG、逸盛大化、福佳大化等一系列石化加工项目也在这里上马。石油、化工行业的高度集中,使这里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重点监测的高风险事故区。大孤山半岛环境风险问题被列为大连市政府监管的重点。
1 q; K0 Y7 o* M" ?1 g+ f5 F" }# l4 u/ M8 [
早在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127个重点石油、化工企业进行环境排查工作中,辽宁省有18个项目列入重点名单,其中大连占8个项目,而大孤山半岛就有6个。
2 }: `, `2 j/ O9 T) f$ h+ d  M; `5 c7 F: |6 X; K
这些项目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国家石油储备大连原油基地工程、中国石油大连石油化工公司新码头工程、大连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港址变更、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50万吨/年加氢裂化及其配套项目等。; I2 b/ O2 j: S7 p$ D
: V" E, X7 C% i; o+ [/ f( k1 v
在2006年原环保总局的通报中,此次爆炸发生地的大连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港址变更项目,其环评报告即被批评为“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5 l2 L9 v* O. ]/ {" V, {

4 O3 h3 K7 X6 i3 i+ R/ w  _, ^在当时的核查中,环保总局曾给出意见:8 e0 |3 V7 p7 h) ?, A  L
, e# G. o! ~, \$ D. p0 c: T# k
——应重新核算原油罐爆炸源强。油罐发生爆炸燃烧伴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应估算CO源强,并进行风险后果预测,并对受影响的环境目标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如涉及居民搬迁,应提供具体搬迁方案。针对国家现有的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要求,对现有码头提出相应补救措施,重新核算风险防范措施投资等。1 W# P1 `5 g' c2 [

# E4 ^8 k5 a) G" u5 p——尽快核实搬迁范围并落实对周围居民等敏感保护目标搬迁方案。应就发生风险事故后对现有养殖区的影响,提出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及按原油最大泄漏量设置围油栏。
! I; M4 u' c$ s% o0 u* A2 ~9 T( O+ a8 G* N* @" E9 C) a6 t( x* v  y3 j
这次在爆炸事件中起火的储油罐,属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油库。这个保税油库当初也有一份厚厚的环评报告。9 X  i* ]2 F" g, R. P! G0 }. m  B
7 M  N1 j$ H+ v% m+ n$ O
这份报告指出,保税油库因输油管线腐蚀破损、误操作等事故均能引起突发性的大量溢油事故,油库火灾、爆炸也将造成大量溢油。
$ I( i. W, H* R/ q( t. U* m6 o- C" C  w* E7 e1 [- q/ k
报告提到,大连原油储备库储备油的来源主要为性质以沙特轻质油为代表的高含硫原油,以及以印尼米纳斯原油为代表的低含硫原油。原油属于易燃易爆品,在储存和收发油过程中存在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 r, v9 S+ F9 x: d6 ?$ J
  e, O0 z% d/ o1 e/ z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则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油品燃烧、爆炸将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其污染程度与损失的油品量和气象条件有关,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有SO2、CO、NOx、CnHm、烟尘和醛类等,燃烧产生的高温将造成局部地区的热污染。/ j' m  Q; Q& y( k

: n2 o1 P, D+ Z对于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情形,报告也作了预估。
: h4 n2 y1 A1 a; e6 m- r
( k7 t% y3 u" n1 z; e如在储存、输送原油过程中可能产生泄漏、跑料事故,遇明火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违章用火(吸烟、焊接作业、车辆等)引燃原油或原油挥发气。由于静电接地系统失效,原油产生的电荷不能及时消除,当电荷集聚到一定能量时,也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 s" ?6 T. y1 R( e- N
) ~4 f$ Y/ G+ u, M- m( S, H4 p还有雷击可能引发原油罐火灾、爆炸事故。原油泵房是各类机电设备集中、操作频繁、最容易泄漏和散发油气的场所,在通风不良和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5 A& K. E4 E5 `# t  z4 i
+ D2 n, X8 j6 k% V! x铁与原油中的硫长期发生腐蚀作用而生成硫化亚铁,如果这些硫化亚铁沉淀物暴露于空气中,可发生氧化放热反应,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 v$ q  e& c. ]  G原油罐内原油经泵外送时,因储罐的液位仪表和液位极限报警仪表失灵,可能造成储罐抽空造成罐体损伤。
" ~  ^* ?2 \: H* U) `+ ?
0 J5 A6 j2 R2 q2 T- h, t该报告对爆炸事故后果的预测表明:当库区内单个储罐发生爆炸时,在近距离内(60m)对建筑物和人员均会造成严重损害,最远可波及到790m范围内。随着本项目的实施,拟建油库周围的居民区均将拆迁,因此油罐的爆炸事故不存在对居民的伤害威胁,但不可避免地会对邻近的大连新港现有生产设施、办公生活设施及其有关人员造成伤害。2 ^: a% d5 D! M6 u2 _' Z

9 L6 i! p$ a) r0 B/ V考虑到本项目油罐区较为集中,如果一个油罐发生爆炸事故,且应急措施不得当,极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多储罐发生爆炸。虽然其影响范围不是线性上升,但由于同时发生爆炸,其可能引发的火灾或爆炸的影响将不堪设想。因而报告认为必须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及防范措施,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1 c0 M8 o7 |0 R# `+ y! V$ k5 ]

- `5 }, Q, A8 K" o4 j& C5 r1 }# x5 t8 C5 q) V' P+ O
每次风险排查都是一次排雷( v( b: P' {* u

8 U: r; ^& \; a" M! M% `  {因为大孤山半岛化工和石化行业云集,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环境评价中心教授张树深和同事郑洪波还编制了大孤山半岛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报告书。
3 g# }" k2 ], i8 S6 K
! j1 c4 j% F. P3 N“大孤山半岛区域规划环评,当时提到了很多环境风险排查的企业,只要是化工企业,每一个项目都做过专题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郑洪波说。) w  k2 X8 r/ H) V

+ w. e$ A7 n5 B3 S: w大孤山半岛区域规划环评不公开,外界无法知晓这个区域还有哪些环境隐患,仍然只能从2006年环保总局的点名中“窥斑见豹”。
& C% n% h1 T; k9 Z& m8 [: ~$ e) {) u% }. I1 Z* U% Z* a' i% v
例如,位于大连新港东南侧,与此次爆炸一路之隔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国家石油储备大连原油基地工程,也被称为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h7 j! ~9 I; {, l6 e
7 [5 c4 c. v0 T; x+ L" d8 [0 S8 M
“考虑到项目发生原油池火灾时,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属于特别重大环境事件,企业需要在后续项目实施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强化风险防范措施,尽一切可能防治和杜绝项目发生大规模的原油池火灾事故”,环保总局的意见称。
% G% b3 {8 S! |1 s. W' C% d- l) z7 S$ ^6 M2 k
此外,国储项目还要求“按最大可信事故设置防火堤和围堰,确保原油不外溢。并设置足够容积的消防废水池”。, I& ?: H& X0 k) r+ o

$ B! m$ N1 n  r/ N7 R毗邻该地区的另一项目——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50万吨/年加氢裂化及其配套项目,也被称为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 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要求补充整改的条款近10条,其中包括“按最大可信事故设置防火堤和围堰”。
, J- o; M7 g, Z, P6 W, H
: k4 n; m9 V/ m* p% ]% X张树深告诉记者,做大孤山半岛的区域环评也很复杂。根据风险企业做一个详细的评估,模拟各种分析着火爆炸,甚至是爆炸是否会引起连锁反应,对大连市区会不会有影响。0 Z0 E& q+ ~6 u4 B3 Q( Q
$ I& b- t, n9 {$ `
化工类企业包括仓储油,爆炸是重点防范的风险,包括新港新30万吨油码头附近也有一个老的油码头,文化大革命前就运行,30多年一直没有发生过问题,从来没有发生成规模的漏油事故。
7 [: R! t; |; f) a( t: Y" w+ d( {2 D" T# r6 f# N" s8 C2 h
“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现在要把这些事故都预测到,也是行业和环保系统研究的目标”,张树深说。8 R+ Q' S" m# z

+ K$ D$ {1 Z6 E, z( G据他介绍,一般做这种石化类的环评报告书,都是根据国内外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事故发生概率,如果太大,国家都不能批,但有些事故是不可预测的,如果能预测就把电关了,把油关了。
5 d7 y4 w& W8 G% |
# W- n% |8 F  Y- d. H& N! o“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一旦发生事故,有没有应急对策,应急对策有没有效,这是比较重要的。”
5 m: L7 U  }% `+ t4 j8 W* }
" e% N1 d1 q0 X, F$ l8 c比如当时的大连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港址变更项目环评报告也考虑到了陆域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污染的风险,因此提出了围栏围堵,喷洒吸油剂,和吸油船等措施,这些措施都在这次事故抢险中被用上了。
3 t, ~: q  }5 j% }4 l: G. p3 ^: |1 \6 w; L# X* R* j
4 s4 E+ z/ L* m1 x8 r
石化突进下的生态之压8 M& H4 M! |5 d

4 o  f' `5 A8 f' n( l3 `! j此次石油管道泄漏爆炸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石化产能过剩下突进的狂潮。为此,环保部还特意组织专人针对几大重点沿海区域五大产业战略规划环评,其中重点产业即为石化。
( Q( y3 A" ]$ \: ~3 R9 n+ X
* F! l& v8 S1 V* G2 w" B“这个问题没什么好怀疑的,那么多石化项目,放在哪里都是环境风险很高”,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刘毅是环渤海地区沿海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技术负责人。. s" Z2 Z- J( s, Q0 J8 ~& f" ^
& R( d5 I9 q# J8 R2 K( I* H
刘毅说,比如整个渤海地区,石化项目如果集中在一两个区域无可厚非,美国的休斯敦石油化工的基地,规模比我们任何一个基地都大,但是美国全国就一两个石化基地,集中布局。而我们很多地方规模都增长得很快,这就不是集中的发展,就变成分散的发展。
8 a5 `7 n% }5 J' ?- x, |! G  k- q1 p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实施技术方案》(下称《方案》)就称,大石化的冲动不仅海西区。! ?% Z5 @3 X, \1 V% G
7 G# v9 P& R4 N! \5 R  c4 ^* i

# S$ q2 N4 y: E9 h《方案》称,今明两年中国新增炼油能力5350万吨/年。其中新建投产项目新增炼油能力2200万吨/年(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年、中石油钦州1000万吨/年),扩建项目新增炼油能力达3150万吨/年(中石化福建、中石化武汉、中石化长岭、中石化天津、中石油抚顺、中石油独山子等)。届时中国炼油能力将达到3.8亿吨/年。
7 N; j0 D4 S4 Q, J8 W2 Z  }/ w# P1 ?
7 ~/ J7 @! o+ f+ o; z方案称,“上述区域的很多地方尚未摆脱传统的发展思路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各地均以临港产业为发展重点,产业发展各自为政,缺乏有效协调机制,有限的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面临着巨大压力”。$ J+ ]! I, L1 t! H$ T7 [3 s2 t! u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邓丽)
发表于 2010-7-20 17: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的外籍油轮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0-18 11: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