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xyzabcxyzabc 于 2010-11-8 00:44 编辑
' n I3 s C" ?) \& k4 b; v( o/ y4 o. X% U
作者:邓明 主编
0 l' M4 R. n4 M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h. b5 ]1 ^+ _1 }8 B$ _3 a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 Q: @1 S9 j# Q6 g3 e$ ?/ RISBN:712204247
* L, M' H9 X2 g3 X0 c! @页数:245
( I1 F% k! s1 ]6 }! W1 r, Q装帧:平装 % M* s4 z3 N/ k7 r3 N; \
开本:16
& F8 K( P4 Q# Z/ c. T/ D; Q. D版次:1
( V7 j/ x3 _/ i" G4 B内容简介+ \- Z: P' [8 G
为了满足目前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和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7 W1 G V( q7 j& a; X& ^8 m根据新时期对本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编写了本书。" [0 J2 l2 y% i: \
本书全面介绍了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相关知识,包括冲压成形理论
6 F: n3 {6 }% d6 S9 f. }基础、冲裁、弯曲、拉深、局部成形、其他冲压工艺,以及汽车覆盖件成% b; j( a- g0 m, ~* \
形、冲压工艺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和冲压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等 _* h4 Z( y7 W& }; t1 R% _ l
,内容丰富,实践性强。
% A2 D: L: A3 g) F( I, b! \! ?本书适合普通高校本科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 j3 e. G' h/ \5 |4 f% i
员的参考书。& `+ E6 a" v1 f9 Y W4 ]: `9 ?
) `4 l8 f/ i. \* x D作者简介) y" ~9 p- b( Q) B
) H( P G$ ?7 j7 o7 l0 Z3 s9 _本书目录9 P8 g; ]' i, K5 y
第一章 板料冲压成形的理论基础
/ Q" C4 P9 z' R- m! e% i第一节 塑性与塑性成形的基本概念
, d R4 N7 v+ S一、塑性及其影响因素4 R6 t4 g. P1 F% A
二、塑性成形及其特点, A7 a+ C2 V6 H0 }/ p8 }
三、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5 O* a4 Y' ^ j* a# f
四、塑性变形的力学基础
`7 r$ s% B5 ^1 Z& z1 p: ]第二节 冲压成形的应力与变形特点
( k2 y0 ^2 A% n7 E9 |( f0 E' O一、冲压成形的应力与应变
. A6 w: p/ Z- b" x' ?( J$ ^. J二、冲压成形区域
0 X3 s8 |2 D( w/ b" \第三节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
# i4 f9 K) X3 ?7 }* |: |9 K0 w一、板料成形性能分类6 y4 t) Q6 ~4 s
二、板料成形性能的指标与实验) C F% h, t, s
三、成形极限图; A% T# P ^2 Z- u* W, b- {
第四节 板料成形问题的求解方法
# h9 {, n3 A0 F0 Q8 `# R* W一、主应力法及其在板成形分析中的应用 K* j3 L' N1 H& p6 J2 ^/ `
二、冲压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技术, p o3 K0 e6 e
习题8 ]1 @) {, P# ~4 [ u% a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模具
7 o: s; O( A) }( y2 R S第一节 冲裁工艺设计
6 i2 _, A# W; E7 h' w% p2 q一、冲裁变形过程及断面分析. D: R+ s/ [, D3 u* o: N7 c( Z
二、冲裁件的工艺性% T$ I. V$ n4 P
三、冲裁力的计算与降低冲裁力的方法( T- x" D& A# B3 w2 m
四、冲裁模间隙! A$ h) Q7 s* i0 t) n
五、冲裁模刃口部分尺寸的确定
" p" q& A3 H' C* R+ `第二节 冲裁模具设计
, {7 U' v/ V. ^& O+ G: ^一、冲裁模的分类( d8 z% w* R8 _- \" d# y
二、冲裁模典型结构
, d: h! T: x; e$ ~, f; r- D1 [三、冲模闭合高度和压力机的装模高度# i, Y6 p) Y2 T. y* R+ }1 S
四、冲模的压力中心
/ b6 `: k$ D9 m五、冲裁模典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 x* x. v6 Z8 ^$ q1 g% B第三节 精密冲裁工艺及模具
! Q( D0 c& |3 w# o) @$ k2 n一、精密冲裁概述
0 k( {3 F7 a8 b! \2 _" B% p1 b二、精冲工艺; j v/ ?* o" h1 R6 f
三、精冲模具" {5 \2 H/ m6 q
四、精冲设备
9 {! B" y, K3 ]& {% `五、经济型精冲技术) b+ J7 Q# j/ {
习题; ]" ~/ t H7 t3 v% b$ L U
第三章 弯曲变形及弯曲模具
6 y6 E* Q( ?# n+ I4 L% S第一节 弯曲变形过程的特点
. T. A# h- i7 A" y2 o/ V* r一、中性层的内移' C% G) \4 f. }5 c- w
二、变形区内板料的变薄和增长
: Z: M3 z; }5 @4 }0 r4 ~三、变形区板料剖面的畸变、翘曲和破裂8 b: Y( r- @: p, k% V4 u
第二节 最小弯曲半径* }' D. m! u& ^
一、最小弯曲半径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 j: C1 V7 d1 [8 K! a二、最小弯曲半径的值6 e- `' R! U! U) Q6 g
第三节 弯曲回弹 t3 t* j+ n$ c/ |8 a
一、影响弯曲回弹的因素
9 U. Z4 L2 c. S: g m6 v7 _, {二、减小弯曲回弹的措施
) e4 Z0 d+ l0 i6 n9 P1 h6 ^第四节 弯曲件坯料长度计算; C2 c G: G$ \( d7 A
一、弯曲角为90°的弯曲件
% \+ K# n! o7 ~二、圆角半径r〉0.5t的弯曲件
* j% E$ _9 y- g9 x) m三、圆角半径r〈0.5t的弯曲件
; C3 Z, F9 @! m四、铰链式弯曲
/ ? ~, k& {1 d第五节 弯曲力的计算
9 z! F7 n+ L( k. y; i- t一、自由弯曲力. R: w+ O% J7 |' W
二、校正弯曲力8 }" A# [ L3 A1 X3 ?0 r
第六节 弯曲模具的设计, F' b2 a5 @# v/ r6 m$ r
一、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 n* S5 o* l+ ]) H3 e
二、弯曲模具的主要结构
5 F5 B1 Q! Q$ @- j" c* g7 [4 s" n习题
$ ` |9 q# u9 N2 B& S) |第四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设计
* d) P6 D+ ]) U4 M+ w! G第一节 拉深过程及力学分析
6 K5 k" S( b) {: T' i$ s# J8 J一、拉深变形过程及变形分析7 q4 x- ^6 ^' R
二、拉深变形的应力应变状态
2 |/ R5 ?& E, Z" v" l# ?4 k+ Q3 `三、拉深件起皱与拉裂/ j4 v9 y- N5 e, x: K2 E, K
四、圆筒形零件拉深的力学分析
5 |1 M r0 s3 n8 b五、拉深力的经验计算公式7 t+ Y. u. j1 W/ G/ R
第二节 圆筒形件拉深毛坯的设计' k9 }8 v+ @" q! H7 K# f- M! q+ D" y
一、毛坯的计算原则及方法, q+ p% G' C8 Z' H
二、修边余量的确定
: E% F1 N2 _9 X( U三、毛坯直径的计算公式 M- C; B1 N1 v& s
第三节 无凸缘筒形件的拉深0 `; g) X. K$ v$ x8 g8 S9 B! J
一、拉深系数和极限拉深次数& ]+ m% A7 @7 L% Z+ A; r
二、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
+ I4 }( v& H& F( W# ~. |3 l三、拉深系数和拉深次数的确定3 [, E5 v' |. _* u: u# ~
四、首次拉深与以后各次拉深的变形特点8 G, V' R# m& @% w# Z
第四节 带凸缘筒形件的拉深8 k8 C: o9 B7 T4 C2 b' o, h, B& V
一、变形特点9 G0 Q9 Z9 I+ z" A2 p; f
二、带凸缘筒形件的拉深极限及拉深次数的确定5 |- A A5 K1 p; Z3 R+ r
第五节 其他形状零件的拉深* \1 e" @+ R: l
一、阶梯形件拉深1 y' n8 f- ]( L% _
二、锥形、球形件的拉深) k8 I0 E2 E3 M4 O' c, q
三、盒形件的拉深) O7 v. j& W6 Q) d9 c4 F4 e4 |8 O
第六节 拉深工艺设计实例
6 m& E+ k7 ~2 N: f* D4 x, h第七节 拉深模具设计要点
" ?! \% g( k) d7 c一、拉深模工作部分参数确定
5 ?. o7 D. ?# S+ Z/ o' v二、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
5 J; [/ A- ]* P4 V& b三、不用压边圈的工作模结构* d! {+ O9 O5 b6 H, g- E, j: U0 B* W& B
四、用压边圈的工作模结构6 `' z" P! s8 v, l) c5 k8 N7 F
第八节 拉深力、压边力和拉深功9 E5 e. l( O, u- a& f/ B/ s$ }
一、拉深力
/ p& {% e1 Z, r9 t* {二、压边力. a1 t4 Z6 N7 ^. Q/ ?* s( |; V
三、拉深功
3 F# ]- I5 N/ ]& O+ Y" |四、选择压力机的原则, d* t2 }3 V0 B# a' M, x
第九节 各种典型拉深模的结构实例
& D1 S) `+ F0 n第十节 变薄拉深9 e+ o- D# ?' X( s9 p1 O! H- A$ S
一、概述7 T* d2 a. F5 D J
二、变薄拉深工艺计算
: H4 _4 }! _/ p5 Z+ q( m% _* G三、变薄拉深模具设计要点
; W; u" z7 y7 ^- ~+ R第十一节 拉深成形中的润滑和退火
: S9 P! q( }, b1 ~! O一、润滑# `% [' @0 c/ ?
二、退火5 t, X1 R, W2 P, R$ X$ U
习题
& O( J( ]" p- Z# x' V/ B; y7 i第五章 局部成形
, v7 f) c! t, P3 \( K4 v4 g4 F: u) {第一节 胀形
7 I. f" z f O( ?一、起伏成形% w8 M3 T( m" J" W; ^
二、管形凸肚0 ]. E4 ]9 j/ Y, ~, ^6 f& X8 ]
第二节 翻边
- L% i+ t+ |1 x$ C$ ?一、内孔翻边 d* `6 M" h7 a" t5 Y3 i' q
二、外缘翻边
. T% S" q, Y" n三、特殊翻边模结构2 }4 H) A3 F; r: {( g5 a
第三节 缩口与扩口
3 N* K: x$ N' s2 L; v8 u一、缩口变形程度
) f$ z$ ^" J/ G) i二、扩口$ f+ Q4 D/ P3 V( D: J0 K
第四节 整形与压印
+ w- A& O) [8 w. e, i习题
6 i* _% e C8 \5 h3 E" `第六章 其他成形工艺
- k/ V+ u2 j, N, f. Q一、旋压
0 ]) d/ E- g' ^5 c, y二、爆炸成形
& Z5 C/ ^# `9 i, K3 r* v# ^8 S5 X三、电磁成形+ P+ I% V8 |8 R, a2 N- a
四、无模多点成形
$ E+ g4 j1 c' q! L0 k) t五、板料数控渐进成形/ K' Z3 }8 K' E9 Q- r& w8 b7 Z
六、板料的液压成形
( Q0 t5 i! N5 R& O4 u七、超塑性成形5 j4 r! O+ A, a6 _# q; A+ }5 V
习题
' C) ]8 O% @7 V8 B第七章 汽车覆盖件成形技术
; Z6 P4 l- v Y; D3 D第一节 概述; T( j/ C% V! p8 G4 O2 |) |
一、汽车覆盖件的定义7 z- o' Q* R9 U8 z- e% r
二、覆盖件成形的特点
; V" S$ ?. \8 |+ h# r& _三、对覆盖件的要求' _! X% R% R! ^0 `* ?1 [; s
四、覆盖件冲模的分类. n8 a) ^4 l7 t8 c7 C
第二节 覆盖件拉深成形模具设计
4 a7 J* A+ y: q% m2 I" M: V& z7 F一、拉深件的冲压方向
: \8 m& j( W+ ~- J二、工艺补充部分设计
/ c$ J; Y! d: ?三、压料面的确定8 u& K8 w' W9 B& B
四、工艺孔及工艺切口9 ]1 r! e& O1 k7 R$ h) r& i
五、导向0 e3 r, Q0 B. W: ?1 C& |) C
六、拉深筋和拉深槛% x, l! }$ T6 ?1 i4 _+ \9 K: \
七、坯料定位
Z! L% ]8 k" p' m4 E) X9 I2 ?9 y八、通气孔
8 @3 u5 a8 B; u* y8 S5 u4 {九、到位标志器
0 E9 m' A0 _' O1 ^, F第三节 覆盖件切边模设计
9 y' t/ u' ?% K一、切边模的分类8 U% V f8 y4 L
二、设计切边模应考虑的问题" E1 l. u* u2 U% _( V8 b
三、切边刃口的结构形式
, N2 |, l2 T8 Z6 x/ H( `四、废料切刀' w8 Z5 }7 i a# p4 W, ?, L
五、典型零件工艺实例; I# \ B2 c; M7 a
习题5 h6 l, q/ Q: N
第八章 冲压工艺设计
- z/ l- I, z) @8 \; A第一节 工艺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P- s- e4 \3 F4 T7 w; @9 c- ~2 J
一、冲压工艺设计程序: J: s) K8 y6 \: @2 t( G6 i) L
二、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7 l$ P3 \4 _2 i! A: K- C q
第二节 典型冲压件工艺设计实例
) a$ ] c' N, \; m2 W习题
1 ~: L2 }( i' Z8 M! L8 \, e第九章 多工位级进模( H+ j( S5 e6 B/ J
第一节 概述
4 P* ~. _- j F1 a- E a7 y第二节 排样图设计
8 t1 W; M% q9 x" v% t一、排样设计原则
# A2 I: r* t1 j* {, k# X二、工序的确定与排序$ I. ]0 R6 p9 G0 B& \, i+ z9 \
三、载体设计
: r W$ T6 \6 D4 U0 x; ~2 b- j四、分段切除余料的连接方式
+ h( j6 {6 A7 @( x% {0 y6 |五、步距与定位方式
, ?- c' U4 ^6 v, S. ^4 G1 U六、侧刃和导正销孔位置的安排8 G% o1 X9 ?" h' [/ Q% S# ^
第三节 多工位级进模连续拉深排样设计和工艺计算
; O3 H H% z! v+ l( _+ ]0 {+ U一、拉深系数和相对拉深高度
9 q7 R& ?) X+ k* b' ^. _. g二、料宽和步距" F+ o/ o5 B; S+ a% d- R
三、带料连续拉深工艺计算1 ^6 F6 V3 @: X) V
第四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设计. d/ l! ^6 ?3 j8 X, B# F" A
第五节 多工位级进模零、部件设计, \ k6 \- _7 o& v
一、凸模
3 }/ x- E2 d# V/ e x二、凹模
! G! M1 G; c3 ?, o三、卸料装置
) o- T( i, m4 c; ~; O# S* }四、导料装置
# C o& H' @8 n$ s8 U P. g4 g五、定位装置( y2 Z/ v- o: F. F' d+ N5 E
六、微调装置0 E7 D7 Q& @# @: t8 Z- }- n" s
七、镦实装置
! I a! C* s1 [- g4 X. I% k6 B八、防止工件和废料上升装置9 B4 z9 c9 e7 v! [# y
九、顶出装置
7 _9 O9 x* o, P; W十、自动监测和保护装置
" R# l) m x! e% K3 S; q习题
# [% a: ], f6 \, Z5 m第十章 冲压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q: t3 a# Z1 J b! }# F! K第一节 冲裁加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 @, Z5 Y; Q2 g" f一、冲裁毛刺及其消除方法/ g3 G* c) s1 }5 @
二、防止冲裁件端面粗糙的措施
2 `4 U" K7 i1 n4 P; G; Y三、落料件产生挠曲及防止措施: G1 J# v F- R3 W! |0 L
四、冲小孔时应注意的问题
; J E1 d0 ] f- f) _' u7 V9 s五、获得精密外轮廓件的方法- L! g) a; W" H# D& c
六、冲细小孔的问题
% K) K( x& D# N3 d8 S4 w七、冲孔凸模的脱落和折断2 T7 b7 H7 B+ @4 j% G
八、防止废料上升和堵塞的措施0 t2 i0 P/ j% o( e% [. l
九、如何冲制接近边缘的孔5 |7 Z/ S- N4 Z$ z/ S- h
第二节 弯曲成形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R: f. {% K6 \ S6 v; S0 L+ D6 V一、减小弯曲回弹的方法
3 M& H6 Y% R; {: n) u二、控制弯曲件精度的方法: @5 j, _3 {; a4 U5 ]
三、弯曲件孔的位置精度及控制- a; m. v, B& p, b
四、弯曲后出现挠度和扭转的控制
7 x2 y' `% k! ]4 Y, O五、弯曲端面不平问题
/ B: Y0 M3 M( z0 m六、弯曲件的底部凸起及防止措施
" v1 S1 y2 X, w: e8 \6 x' d七、弯曲件表面擦伤问题
4 z+ y+ p, r# ?. |# J4 f v八、弯曲模的磨损问题2 c7 }! n* | b
第三节 拉深成形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j' F3 b. a: _$ [$ a$ f0 J
一、拉深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6 q, Q0 Q) [, ~( C0 H: q; _
二、防止拉深起皱的方法
' x" ~7 j. E9 q& N. M5 @三、球形件的拉深皱纹及其防止措施9 z: e: R* k6 P) G9 Z' f3 l0 F/ E
四、盒形件拉深时的侧壁回弹0 a. h5 X- F+ J2 \3 {6 P
五、盒形件侧壁凹陷
% [$ f0 I0 r2 Q# ^/ `六、拉深件底部鼓起或塌陷! ~6 m, u: c* |
七、拉深模的磨损问题7 i( p* S& f3 A
八、拉深时的摩擦高温黏结# B. f4 i* w! m1 k; m! t3 M' r
九、浅盒形件拉深出现的问题
+ |( o/ x/ `4 P5 n3 m- E" x十、不锈钢的拉深问题
# b( g9 a' T& B% d, T. N3 b8 C- G8 h) U第四节 局部成形的常见问题及防止措施 S M X [ b! n9 v1 Z( s7 X" X0 k
一、胀形时产生裂纹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1 ?* o- p# r$ i: Y* g6 X二、翻边时边缘产生裂纹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2 O- d' ]! U2 |, k) y0 c1 V
参考文献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