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基石,一个企业没有过硬的品质,没有良好的品质控制体系,没有发动全员参与质量控制,是无法达到一流的品质。
: c! i) {- u, O! ?- S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只有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7 k. _0 ^( L. k* h目前,公司的产品质量在某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不管是客户反馈,还是内部质量稽核,都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完全是我们可以避免的,而为什么现实和预期的会有出落呢?
2 |& y' e* M1 i) c, p4 o(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7 q# Y8 k% s7 ~! z0 g0 u" u$ `, W2 v1、 品质检验记录利用价值未能体现6 @# k+ N* F( w- G4 }# l0 q
质量记录形成书面载体的好处是,便于追溯、便于分析原因、便于持续改进、便于查找责任人。
+ J6 `2 r( m8 O/ b" V8 I可目前,我们公司现场虽然有各种的记录,但是记录在追溯性方面和真实性方面并不是做的非常好,还有未能有效的从这些数据中去分析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将数据进行过滤和汇总,对于后期指导生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2 @; g/ X1 w# H e$ }
为此,除了完善记录外,在形成数据记录时,必须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正确、有效;然后针对这些数据要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责令相关部门进行改善。
5 {. ^# F, Z+ j; A0 s2、 员工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E) e$ K$ ~0 _6 v! v
产品质量是靠生产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目前公司各车间、各工序不良率仍有不稳定上升现象,究其原因:除零部件原因外,绝大部分是由于员工未自检造成的。有些员工未确认产品(零部件)合格与否就进行作业,生产完工后也不对自己加工的部件进行质量确认。/ N8 D- s) C+ Q/ ^5 z
为此,我认为,首先需要加强、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每天晨会车间主管和现场检验员,将当天所要生产的产品(以往发生过的质量问题,加工时所需要控制点,操作工艺等)在晨会上进行简单讲解,通过每天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操作技能、质量意识的灌输,迫使员工掌握自检方式和方法,提高质量意识,确保其生产的产品满足要求。
3 c0 p# W5 o% P7 q* X' |2 V除利用晨会外,还可以利用周及月质量总结会、现场质量会(如发生质量异常,马上停止生产,组织现场操作工进行现场面对面式的质量分析会),督导其提高质量意识。中国品质管理网. T7 M4 |3 b" ~- o
3、 品质部检验员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j1 ]1 ?4 A! ^+ E
质量保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检查为重点的品质保证阶段;第二个是以制程管制为重点的品质保证阶段;第三个是以新产品开发为重点的品质保证阶段。$ A8 O" [# U f1 Y" y
结合目前我们的实际情况(检验员主观能动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必备的品质管理知识),当务之急是先加强质量把关,确保出厂的产品满足客户要求。然后加强检验员本身的综合能力(发现问题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问题防止再发纠正预防措施制定能力等)的提高
8 y2 `2 B* I! A% U 为了提高检验员综合能力,首先要确定合格的检验员人选,再针对其不同岗位,进行专项岗位培训,授予其相应的权力,给予其相应的待遇,利用一段的时间,将检验员各方面能力进行再次的提高和巩固,改变检验员根深的以前都是这样的观念,以保证产品质量更好的满足客户要求(针对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品质基础知识管理教材,有针对性的对检验员进行培训,切实的提高检验的能力)。
+ P# N5 V& a$ K) h: w: Y; `4、 标准化需要不断的完善
) L4 y/ Y" M9 A: f* r 目前,我们公司虽然有了很多的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操作规程,但是有些岗位由于某些原因,已经有了变动,但是相关的标准并没有及时得到更改,或者没有按照既定的标准去执行。但是公司一些现实情况(技术部人力资源不足)的制约,我们暂时无法解决缺标准的现状。但是,我认为,标准化工作必须去开展,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做起。
2 S- a. v' q A/ @5 d* p暂时由品质部门负责编制检验方面的作业指导书(如零件检验卡片、成品检验规程等; `6 B6 c+ c& `4 _2 ?. ^
由生产部(相关生产车间)负责编制产品加工和装配操作作业指导书
0 i% d4 W: ?% N* A c4 G 技术部负责所有零部件技术图纸的编制。% @& |4 ^7 f5 _2 H) y& t" ?
只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操作,相关的不良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技术力量有限制,但不代表我们将标准化工作往后推,我们可以结合实际,从简单的开始,除了质量部门的努力监督外,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2 H' F: f/ f; ~' R1 F( Z
只要有了相关操作标准,在以后生产过程中,生产那种产品,就调出那种操作标准,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员工掌握操作技能,提高产品质量) s" b# A9 Z9 O# r3 ^5 B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抄标准,三流企业做产品,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标准。$ f$ o3 r# r d3 Y
5、 员工自身素质有待提高6 d8 [+ V* W; [9 p1 P3 e
目前公司有部分员工和现场管理人员没有质量意识和产品防护意识,对于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漠不关心
/ W! s) o& H2 N' C只有将质量的重要性贯彻到一线操作员工的身上,才能真正把品质做好,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人都是具有惰性的,只有不断地通过品质现场会、车间晨会、品质专题会等各种方法,不时的加以培训和灌输,从思想和观念上改变员工的意识,将行为规范化,使之操作习惯化。
5 y$ Y) s1 f7 U3 U2 m9 |对于管理人员,由于是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且和质检员是属于平等互不交叉的平级关系,作为质检员很难使其改变,为此,需要其他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督导,加大对其思想意识的宣导,迫使其提高自身的质量意识9 n) b8 b9 O4 Y* x
6、 品质制度还需完善
1 _2 l9 _; x- Y' j: B! I2 ^ 目前公司虽有许多的制度文件,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很多文件在使用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为此,我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梳理和修订(包括进料品质管制规定、制程品质管制规定、不合格品控制规定、最终品质管制规定、首件(样品)检验规定、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管理规定、各生产车间质量考核制度、质量事故责任划分和处理分担标准制度等),明确各部门、各生产车间、各管理人员在品质方面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规定管理流程,避免上下工序之间存在推委扯皮现象,避免各工序衔接之间出现“真空”现象,避免内部管理无章可寻。$ S$ e; n% I: ?7 A2 t( S; `8 {
利用3到5个月时间建立和完善品质管理制度,然后逐步将制度贯彻到公司的每个角落,将制度推行到每个部门和生产单位。3 U$ T* g( _% d, _
制度建立的关键在于执行,执行力度的大小取决于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程度,取决于各基层配合程度,取决于执行层推行的责任,取决于执行层的疏导和敢于坚持和沟通协调。5 n% N: c; O$ e
7、 外协件质量保证能力有待提高4 M' ^ w0 _. {5 G2 q" V
公司目前外协件质量无保证,经常发生质量问题需要退货,但由于生产急需而让步使用,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M% g, k4 I" s9 W# M# N
① 我司未及时将不良缺陷内容(和不良样品)以书面形式传递给供方,同时未对供方改进过程和效果进行全程跟踪,未给供方压力,造成其无改进动力;+ L |- Z9 I( m( U
② 供方本身制程保证能力有待提高和完善。. v( D4 H6 `0 A0 f+ w/ M. E* W
为此,除和供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外,还有必要对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进行验证,对相关供方进行实地考察,检查其过程保证能力。同时,针对每次来料检验发现的质量问题,在8小时内将信息以各种形式(电话、传真、递样等)传递给供方,督导供方改进,并在下批次来料时进行验证。同时拟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对各供方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探讨、分析解决存在问题
- V( X6 Q1 s: \ s7 x8、 零部件批量(或小批量)生产后才发现尺寸不良: r j" m% u9 S
公司,目前有个别零部件在正式投产后才发现尺寸不符合要求,究其原因,就是在新产品(新样品、修模后首件)等未做好尺寸验证。
5 f0 r& S5 q0 j2 J6 V8 J故今后对所有新产品(新模具、新工艺、修模后首件)必须由相关加工单位自行检验后送品质部,由品质部根据图纸进行尺寸全面复核,形成书面形式,并提交技术部确认,在验证过程中存在异常的地方,由技术部确认是修改模具还是变更图纸,待技术部确认完全符合要求后,品质部将验证单和所送样品进行封样,以作为今后生产时发生异常作为对比样品和追溯的标准。
7 _6 N$ w3 t' S& d) i9、 装配车间产品质量控制
P1 i* y A$ L# D' O- A装配车间是公司产品质量的最终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整体的发展,是最最重要的一环。
4 C0 _8 [5 i- p& `目前装配车间不良率居高不下,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原材料的原因引起,相信质检部加强对原材料控制可以减少此类原因引起的装配不良。* i- _0 H* m1 u P; B. l
二是操作员工在装配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作业方法进行作业4 z6 R$ ~' @+ b [+ r
为此,只有通过车间晨会、现场质量会等方式,不断对员工的操作技能进行强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员工违反作业规定的进行纠正。中国品质管理网, ]$ J6 j3 F% E, C& f, F% x! r2 P
目前我们只能靠全检来保证出厂的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对于检验工全检后的产品,加强抽查监督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另一项就是对检验工的技能进行不断培训和强化,会同生产部,重新制定针对检验工的考核。成品包装这一块,在保持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产品外观、产品防护方面的控制,避免出现混装、乱装、漏装现象
2 F' N0 y3 t2 H7 Y* U3 @10、 客户投诉的处理和退货的分析
. }: L" N. o( s F8 f6 F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客户投诉的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不是非常高,对于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程序也不是很系统。中国品质管理网,
* S; A7 Q$ R9 B( ^. u为此,品质部计划,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客户投诉这一块进行加强处理,一是针对客户反映的问题,首先对成品库进行排查,然后对问题现象进行深入的解析,会同技术部门,找出问题真正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改善对策,并且如实的进行贯彻改进,记录改进效果进行验证(所有的客户投诉所制定的纠正预防措施,所有的改善计划和方案必须形成书面的,可实现的,并且将改善前和改善后进行比较,相信用真实的数据去回复给客户,对方也能再次接受我们)。
' m! t1 w1 u) A3 G, s& N; u另一方面,对公司重点客户进行电话访问,询问客户对公司产品质量的建议和意见,吸取客户对公司产品潜在的抱怨和一些要求,并记录在案,进行分析和消化,提供给技术部分和销售部门,共同探讨如何更好的满足客户要求。5 U1 |3 l8 q+ ~9 J- `
对于每批次客户的退货,都进行详细的分析,记录退货缺陷现象,分析产生原因,并将相关信息以书面形式提交技术部和生产部,谋求共同改进。
( B6 p7 b9 y" D0 r- N1 [11、 产品质量履历的建立, }% ~* o7 O1 ]/ u" T; O h
利用每周一到两次,每次一小时的时间,会同本部门员工,通过专题会形式将公司所有产品根据系列和型号,将每个产品的每个零件的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和汇总,记录以前曾发生过的质量异常、以及解决办法,形成每个产品的质量履历表,并形成改善方案,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督促进行改善并予以验证。
$ ]1 ?0 f. f7 m! [0 O. P12、 产品质量异常的处理8 }9 n! ^ g# Z
对于车间出现的质量异常,在收到信息1小时内介入处理,2小时内给予初步紧急对策,8小时内给出完善改善对策和纠正预防措施。根据制定的改善对策,责成相关部门按要求改善,并跟踪和验证改善效果。相关纠正预防措施形成书面形式,以作追溯) t4 A' t3 S, Z0 d! N( u+ J
所有重大的的质量事故处理率为100%,责成相关责任人分析存在问题原因,找出解决对策,持续改善!
# s% P+ W+ B$ a; M- S2 n2 ~
) N& W& ~0 ^: S( y+ {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我们还不能很好的做好制程品质控制,唯有通过检验工的全检和质检员的巡检才能把好质量关;为此,不断提高我们检验工(员)综合能力也是当务之急,通过对质检人员方面、素质方面的挑选,加强对其品质管理知识的培训,相信对品质控制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0 b+ m9 C- I$ o% o: L1 W' E品质管理是一场长期不懈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质量是需要不断提高的,做好品质管理同时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8 B- S. i' P: p首先是需要高层领导的重视和鼎力支持,在相关会议上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将品质管理工作做为一项工作重心来抓。/ ^. ]* ]* d! D$ C
其次需要品质管理部门人员的不懈努力,要敢于承担责任、要冷静果断、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面对不时出现的品质异常问题、敢于同现场管理人员就质量方面进行指挥和监督,对其发生的不良敢于指出和责令纠正。- M) \' O0 R1 F
最后是需要全体员工(包括现场管理人员、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严格遵照制定的标准操作和检验;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负最终责任,切实做到“不接受不合格品、不生产不合格品、不转序不合格品”。相信发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才是提高产品质量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
$ x* y; Q& S; I* k8 s只要我们坚信“我们可以做的更好”这一理念,相信我们的质量也能达到甚至超越客户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