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们小时候总爱问东问西:太阳为什么会从东边出来?我是如何生出来的?为什么说谎鼻子会变长?……可是,当我们越是长大,越不知道如何问问题,生怕问错问题或问太简单的问题被人嘲笑。最终,“发问”的能力退化了,也就只能在背后尽说些风凉话了。 a* z4 ?; N, n' T
6 F( L( r( a2 r- d k6 f, J/ n
“有问必答”似乎好为人师,“不问给答”像是自大的表现,而“只问不答”则是禅者的意境。德鲁克正是“只问不答”个中的典范,他洞察人性,深入人性,为此,他在授课或客户咨询时从不给任何答案,只通过“问对问题”的方式给予适当的提示(所谓智慧,不是你比别人有多高明,而是你比别人更清楚)。原因是德鲁克深知在企业运营上根本没有“答案”这回事,尤其处在千变万化的商场中,更无法找到所谓的“标准答案”。唯一能找到只是“可能的最佳方式”,为此,他要CEO或领导者“尽力思考”,而不是一门心思找万灵丹,因为世上根本没有万灵丹。
& S U. K* U" |9 X; c
0 f6 \8 _5 u; G* I+ \笔者在克莱尔蒙特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学习期间,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德鲁克虽有答案,但不给我们,他要我们“尽力思考”,甚至要求我们每本书要读上10~12遍。我们大惑不解,只觉得十分无聊,但回到工作岗位后,才恍然大悟。为此,通过“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的研读方式,把每本著作读了十几遍以上,让自己领悟了许许多多以前从未想过、也未体验过的好东西,真要感谢德鲁克先生。
0 M: v$ J N& s1 z! Q! [
/ t0 l5 f8 h D4 @/ M4 _' Z2 M) w“尽力思考”,就是要思考企业长期而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机会在哪里?知识员工的“心智、视野、格局”通过尽力思考会有巨大的改变,这种效果是自己无法想像的。但无论是企业或个人的“尽力思考”,都要找到一个“可能的最佳方式”才行。. i( e* `! T8 f2 W/ s& b
8 y1 Y4 b) V4 O0 N5 E! Y4 C9 p7 e, M某家世界级的数字化办公设备服务企业向来极为重视员工培训,设有企业MBA的终身学习卡。但说也奇怪,公司在亚洲区的绩效始终呈现不稳定状态。究其原因,结果发现CEO才是问题的核心。该名CEO学历十分完备,才华横溢,思路敏捷,又快人快语,但缺乏耐性,脾气十分暴躁,要求属下极为严苛,每逢开会总听他大吼大叫:“你到底懂不懂呀!你懂什么?我直接告诉你吧!就这样做,不必再说了!我懂,我完全了解……”弄得属下都在等待“圣旨”下来才能干活,绩效能好那才见鬼了。员工个个都唯唯诺诺、奉命行事,要不然就是拼命拍马屁。此公上任不到9个月就被炒了鱿鱼。他是典型的“有问必答”与“不问给答”的高手,但却把自己打败了。
( }- Z9 G/ N3 L4 X1 V, L3 h( Z$ @
- Z8 B$ R! L! R( s8 g/ G另一位“只问不答”的好手,要算是曾担任飞利浦荷兰总部唯一的华人全球董事罗益强先生。在他担任台湾飞利浦厂长时,总是掌握着“找对人,问对问题”的原则。例如:“你身为行销部主任要完成今年度的目标,你究竟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你是质量管理部专员,究竟应该做些什么事才能符合世界标准?”罗益强则常自问:“身为厂长,我究竟该做什么才能五年内赢得戴明奖?”(在日本,大企业要获得该项奖需要八年,而在罗益强领导下,居然仅用了五年就获此殊荣)0 ?3 q* V% V5 {
6 [; `1 J! S. _, l' M( I. k4 T
被墨西哥企业CEO尊为“一句话先生”的德鲁克,时常以“问对问题”考倒一群CEO与领导者,比如:“身为CEO,你现在最该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你们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未来三年的机会在哪里?”“假如你没干这一行,现在还会加入吗?”“下一步你会采取什么行动?”“你如何重新定义市场?”“你们的事业是什么?”“你们的事业将是什么?”“你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等发问,让人“尽力思考”,认清现在和未来,为找到“最佳的可能方式”创造机会。% r2 y; d; `3 Q$ }
$ g; D! J6 d5 w! d: \$ R/ w' x
德鲁克总是以“管理的哲学”来对应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他发出了一连串的质疑,质疑现状、质疑成效、质疑问题、质疑机会。似乎套用了苏格拉底的反质询法,不给任何答案,只是教人如何尽力思考,让人很快就能抓住重点、发现机会、迎接未来、掌握未来。/ c2 R Z) J- j: ^( x h# K* `, O$ ?
9 f1 P: z3 f* x2 p“尽力思考”不是要凭空想像,也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回到“最初”的思维,也就是要能认清问题的真相与本质,才是正途。
' k4 Q( ^# S# |" j2 O0 S& [* c! i3 \* y2 ~) A7 R+ H9 L2 I# p
难怪德鲁克在对着一群德鲁克基金会(于2003年更名为领导人对谈学会)的顾问们演讲时说:“过去的领导是个懂得‘说’的人,而未来的领导是个懂得‘问’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