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9-28 19: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51)接枝共聚物(Graft copolymer) 聚合物主链的某些原子上接有与主链化学结构不同的聚合物链段的侧链的一种共聚物,称为接枝共聚物,如接枝氯丁橡胶、SBS接枝共聚物。
' q! k i5 A1 s# }) r* ~- \+ x(52)预聚物(Prepolymer) 聚合度介于单体与最终聚合物之间的一种分子量较低(1500以下)的聚合物,也称为低聚物、齐聚物(Oligmer),是由少数链节组成的聚合物,如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或这些低聚物的混合物。- l/ i0 o- J2 F! d+ I
(53)玻璃化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无定形或半结晶聚合物从粘流态或高弹态向玻璃态转变(或相反的转变)的较窄温度范围的近似中点,称为玻璃化温度,通常以Tg表示,是耐热性的一个指标。3 C! b' k9 u+ j
(54)脆化温度(Brittle temperature) 聚合物低温性能的一种量度,以具有一定能量的冲锤冲击试样时,当试样开裂概率达到50%时的温度,称为脆化温度,也叫脆折点。% \6 V9 W- A0 y
(55)热变形温度(Heat deflection temperature under load) 聚合物耐热性的一种量度,是将聚合物试样浸在一种等速升温的适宜传热介质中,在简支梁式的静弯曲负荷作用下,测出试样弯曲变形达到规定值时的温度,即为热变形温度,简称HDT。 ]+ W4 O# Q/ o* A: L3 y5 {+ _
(56)最低成膜温度(Minimum filming temperature) 合成乳液体系形成连续胶膜的最低温度,称最低成膜温度,简称MFT。4 R( ~0 B% T$ |: b6 J0 r9 [
(57)软化点(Softening point) 在聚合物试样上,以一定形式施以一定负荷,并按规定升温速率加热到试样变形达到规定值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C- ?, G; h Y2 q
(58)马丁耐热试验(Marten’s test) 评价材料高温变形趋势的一种方法。在加热炉内,使试样承受一定的弯曲应力,并按一定速率升温,试样受热自由端产生规定偏斜量的温度,称为马丁温度。
+ }9 W2 j% v2 P! B! M6 @. Q# M(59)维卡软化点试验(Vicat softening point test) 评价热塑性塑料高温变形趋势的一种方法。是在等速升温条件下,用一根带有规定负荷、截面积为1mm2的平顶针放在试样上,当平顶针刺入试样1mm时的温度,即为测得的维卡软化温度。7 }$ K+ C- e& {, t* ~4 ?
(60)熔体指数(Melt index) 熔体指数简称MI,是反映热塑性树脂熔体流动特性及分子量大小的指标,在一定的温度和负荷下,其熔体在10min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以g/10min表示。
' z( W4 q/ `* N) q(61)应力松弛(Stress relaxation) 形变固定,应力随作用时间延长而衰减的现象叫应力松弛。
& h" P# z( s; S1 G2 b N7 S(62)蠕变(Creep) 当应力保持恒定时,形变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叫蠕变。
+ y/ V% d ~8 r$ v. S. N' |(63)收缩率(Shrinkage ration) 定义为收缩量与收缩前尺寸之比的百分数,收缩量则为收缩前后尺寸之差。
9 h8 X2 E. q9 d, i(64)内应力(Internal stress) 在没有外力存在下,胶层(材料)内部由于存在缺陷、温度变化、溶剂作用等原因所产生的应力。$ H, ^( S0 I, |, v
(65)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 拉伸强度是试样拉伸至断裂时的最大拉伸应力。这一常用术语过去很不统一,有称扯断力、扯断强度、抗张力、抗张强度,又有强力,强度之称。按照GB 6039—85标准规定,统一称其为拉伸强度,单位为MPa。
0 a( E/ _9 T" z% S( O" U(66)剪切强度(Shear strength) 曾称抗剪强度,是指单位粘接面积上能够承受平行于粘接面积的最大载荷,常用的单位为MPa。3 a0 n! o: ]( f4 V
(67)剥离强度(Peel strength) 曾称抗剥强度,是指每单位宽度所能承受的最大破坏载荷,是衡量线受力能力的,单位为kN/m。
, M+ o0 a+ a0 e9 S) E(68)比强度(Specific strength) 材料拉伸强度与其密度之比称为比强度。
( S) [0 n4 n/ F& m: [! l0 C(69)伸长率(Elongation) 试样在拉力作用下长度的增加,以原长的百分数表示。6 d! ?: A# \- g9 N* S+ \
(70)溶胀(Swelling) 高聚物吸收溶剂分子而发生体积膨胀的现象,称为溶胀。溶胀又分为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无限溶胀即是溶解。) U. ?/ K5 h x
(71)乳化(Emulsion) 在乳化剂存在下,使一种难溶的液体,分散于另一种液体的现象叫乳化。& U1 S* V1 B8 M; t
(72)糊化(Gelatinization) 淀粉类物质与水在一定温度下变成具有粘性的半透明凝胶或糊状体的现象。
( } Z, f- s& i4 r& Y$ O(73)相容性(Compatibility)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时,不产生排斥分离现象的能力。# Y, ?7 w, a2 T! R9 V5 \
(74)塑炼(Mastication) 塑炼又称素炼、轧炼,是指生胶在机械力、热和氧等作用下,从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且具有塑性的状态,亦即增加其可塑性(流动性)的工艺过程称为塑炼,塑炼的实质是降低分子量、降低粘度、降低粘流温度。塑炼过的生胶称为塑炼胶。
- U) @& ?: C" P- n) ^; c; o" r(75)混炼(Milling) 混炼是将塑炼胶或具有一定可塑性的生胶与各种配合剂经机械作用使之均匀混合的工艺过程。混炼后得到的混炼胶的质量,对配制胶粘剂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 ?4 q2 l2 G" Z" C(76)硫化(Valcanization) 硫化是橡胶与硫磺和促进剂等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使橡胶大分子链发生交联反应的过程,也就是塑性橡胶转化为弹性橡胶或硬质橡胶的过程。广义地说,硫化是指胶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后,使橡胶大分子通过交联从线型转变为网状结构,从而改善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工艺过程。! r3 e/ L* b; n" U8 z. [; P+ r
(77)交联(Crosslinking) 系指线型聚合物分子主链间的化学键合。
, y1 [ X2 e3 L* i4 |(78)焦烧(Scorching) 焦烧是指橡胶胶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早期硫化现象。为了避免烧焦的危险,可添加防焦剂,如氯丁橡胶混炼时加入的醋酸钠。
: Y! i9 G+ w4 p* c) H }(79)耐油性(Oil resistance) 材料抵抗油类引起的溶胀、溶解、开裂、变形或物理性能降低的能力。; G- b: R7 Z- S5 s
(80)耐溶剂性(Solvent resistance) 抵抗溶剂引起的溶胀、溶解、龟裂或形变的能力。
* \; D5 ~6 l2 X% @ y! f S(81)耐化学性(Chemical resistance) 耐酸、碱、盐、溶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能力。
+ m) ]: R7 h/ L/ N' Z(82)耐水性(Water resistance) 材料经水或湿气作用后仍能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质的能力。
* F) O0 G+ V' ](83)耐燃性(Flame resistance) 材料接触火焰时,抵制燃烧或离开火焰时阻碍继续燃烧的能力。- n3 o$ n- p- j+ A5 q4 ^5 O; r
(84)耐候性(Weatherability) 材料曝露在日光、冷热、风雨等气候条件下的耐受性。
- m- n# ?+ [2 l$ C. h% ^- K(85)耐久性(Permanence) 耐久性亦称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即是在外力的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长期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J: |7 K0 g/ z! [" K2 Q. `(86)老化(Aging) 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热、光、氧、水、射线、机械力和化学介质等)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物理或化学变化,使高分子材料交联变脆、裂解发粘、变色龟裂、粗糙起泡、表面粉化、分层剥落、性能逐渐变坏,以至丧失力学性能不能使用,这种变化的现象叫老化。0 \- E" a$ F& S
(87)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半数致死量是衡量毒害品毒性大小的一个重要数据。将毒物给一些动物(如鼠、兔等)口服或注射,能使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简写为LD50,以mg/kg表示。半数致死量愈小,毒性愈大,LD50超过5000mg/kg的可视为无毒。
. B% }" A3 @8 n! p5 i$ i9 g(88)最高容许浓度(Maxi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为预防化学物质引起人身急性或慢性中毒,各国政府都规定了工作场所的空气中所含的有毒蒸气或粉尘不应超过的数值,称为最高容许浓度,简称MAC,通常以mg/m3或ppm表示。ppm与mg/m3的换算关系:mg/m3=ppm× (22.45为25℃,101.3kPa时1mol气体体积)。
! R6 d6 N% _9 s. t! M' m9 U# p(89)贮存期(Storage life;shelf life) 性能变化的物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存放时,仍保持其可用性能的最长时间。
7 M. V2 n. a# g(90)针入度比 测定蒸发损失后样品的针入度与原针入度之比乘以100之后,所得的百分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