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4-26 15: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下载了,是简单的淬火工艺,可以参考( a( c. k# F9 a: g; q! \
7 K6 j D1 E& }3 B2 o4 I% M" a# z" l Y+ [3 F# Y! v% @- n
45钢和40Cr钢调质的热处理工艺4 O b- I) [# [4 P! R
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7 J0 p2 u) W l* @" ?4 M S
调质钢有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二大类,不管是碳钢还是合金钢,其含碳量控制比较严格。如果含碳量过高,调质后工件的强度虽高,但韧性不够,如含碳量过低,韧性提高而强度不足。为使调质件得到好的综合性能,一般含碳量控制在0.30~0.50%。$ ]+ }& J+ r9 I2 f
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通过高温回火,得到以均匀回火索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小型工厂不可能每炉搞金相分析,一般只作硬度测试,这就是说,淬火后的硬度必须达到该材料的淬火硬度,回火后硬度按图要求来检查。
4 t: P a& C y6 U. w工件调质处理的操作,必须严格按工艺文件执行,我们只是对操作过程中如何实施工艺提些看法。
; O: ]% M: A8 Q6 v$ U4 s
! F7 ?, @8 |' J% O7 h6 C% ~
1 {2 D7 t& O/ A8 l4 C/ a! O3 m 1、 45钢的调质
* \4 v# c# h% D z 45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它的最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y. C4 \4 \+ s) Q$ f
" h A- K0 k! g% o& V$ O
+ G! q# P" x$ B) q
45钢淬火温度在A3+(30~50)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我们认为,如装炉量大于工艺文件的规定,加热保温时间需延长1/5。
R/ a% c* \% p) M L% ]& R因为45钢淬透性低,故应采用冷却速度大的10%盐水溶液。工件入水后,应该淬透,但不是冷透,如果工件在盐水中冷透,就有可能使工件开裂,这是因为当工件冷却到180℃左右时,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马氏体造成过大的组织应力所致。因此,当淬火工件快冷到该温度区域,就应采取缓冷的方法。由于出水温度难以掌握,须凭经验操作,当水中的工件抖动停止,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另外,工件入水宜动不宜静,应按照工件的几何形状,作规则运动。静止的冷却介质加上静止的工件,导致硬度不均匀,应力不均匀而使工件变形大,甚至开裂。
* J3 G9 u1 `' v9 ^; G
5 D% f8 N7 Y2 _6 g2 Z
! h! m: A* p! |' S) t( C 45钢调质件淬火后的硬度应该达到HRC56~59,截面大的可能性低些,但不能低于HRC48,不然,就说明工件未得到完全淬火,组织中可能出现索氏体甚至铁素体组织,这种组织通过回火,仍然保留在基体中,达不到调质的目的。0 r3 e8 N7 ^5 _
) Y6 S/ g+ C6 [7 Y, C% G% F+ t( y' X3 T4 Y
45钢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加热温度通常为560~600℃,硬度要求为HRC22~34。因为45钢和40Cr钢调质的热处理工艺
! M" B" X7 F0 g4 x6 t2 i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3 Q; F/ s! L9 O% W6 d* o+ K! F调质钢有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二大类,不管是碳钢还是合金钢,其含碳量控制比较严格。如果含碳量过高,调质后工件的强度虽高,但韧性不够,如含碳量过低,韧性提高而强度不足。为使调质件得到好的综合性能,一般含碳量控制在0.30~0.50%。, U( [' x, _- L5 i' ~) {8 l
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通过高温回火,得到以均匀回火索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小型工厂不可能每炉搞金相分析,一般只作硬度测试,这就是说,淬火后的硬度必须达到该材料的淬火硬度,回火后硬度按图要求来检查。+ u4 z6 F, I' Q) J& e& [' Z Y D
工件调质处理的操作,必须严格按工艺文件执行,我们只是对操作过程中如何实施工艺提些看法。+ `" s: O ~. u. d# k+ l- m+ _( f% O
4 @2 f+ e' O( Y: \3 s" U
[ 本帖最后由 jiacongwang 于 2007-4-26 15:0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