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9-22 1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0 p# \' l) [) D$ g
1、集中式控制系统( K r6 Z2 G- ]* B7 j! ^9 `
上个世纪50年代前后,现场的仪表和自动化设备提供的都是模拟信号,这些模拟信号统一送往集中控制室的控制盘上,操作员可以在控制室中集中观测生产流程各处的状况。但模拟信号的传递需要一对一的物理连接,信号变化缓慢,计算速度和精度都难以保证,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也很差,传输距离也很有限。
# k( [2 @6 ?0 p! U, K$ @! g 为了解决模拟信号的这些缺点,一部分模拟信号被数字信号所取代,这些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都接入到主控室的中心计算机上,由中心计算机统一进行监视和处理。通过使用数字技术,克服了模拟技术的缺陷,延长了通信距离,提高了信号的精度。不过,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的限制,中心计算机并不可靠,一旦中心计算机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 U4 z4 Z' u& s+ \' k$ k 2、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2 k0 D3 }; \- G# }: T4 T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可靠性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多个计算机递阶构成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集散式(国内的叫法)控制系统(DCS)。DCS弥补了传统的集中式控制系统的缺陷,实现了集中控制、分散处理。这种系统在功能上、性能上较集中式控制系统有了很大的进步,实现了控制室与DCS控制站或PLC之间的网络通信,减少了控制室与现场之间的电缆数目。但是在现场的传感器、执行器与DCS控制站之间仍然是一个信号一根电缆的传输方式,电缆数量多,信号传送过程中的干扰问题仍然很突出。而且,在DCS形成的过程中,各厂商的产品自成系统,难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
. F! [/ Z0 ?; J+ R0 L9 _/ g# N$ i 3、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p8 h+ w$ Z- E) ?) W 随着智能芯片技术的发展成熟,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成本在不断下降,因此,在智能设备之间使用基于开放标准的现场总线技术构建的自动化系统逐渐成熟。通过标准的现场总线通信接口,现场的I/O信号、传感器及变送器的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现场总线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通过一根总线电缆传递所有数据信号,替代了原来的成百上千根电缆,大大降低了布线成本,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B/ k# m4 S2 S( i9 P6 E5 X$ W' l
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面貌,正是在这个阶段,工业通信网络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覆盖全厂范围的工业通信网络逐渐形成。由于功能强大的工业通信网络的出现,使得对整个企业的信息(包括经营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的统一采集和处理成为可能,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始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7 a1 R. v0 e2 M" A" e6 J! N5 h, T/ l
综上所述,应该说,现场总线是DCS技术发展的更高阶段。' N2 V$ ~4 U( |0 _4 G" r+ |
3 q: N, @# p% c* _! W/ [[ 本帖最后由 gd_zzx 于 2007-9-22 12:0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