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4天前
查看: 2621|回复: 6
收起左侧

[讨论] 轴承与轴的配合,越紧越好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 10: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教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轴承与轴的配合,越紧越好吗?
发表于 2008-11-1 13: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不是的,如果太紧的话,当轴承损坏需要更换的时候,就会拆不下来,到时候就只能用气割了,弄不好轴也会损坏。而且尤其是经常拆卸的轴承部位最好就是0线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1-1 21: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轴与轴承的配合间隙或过盈是有一定范围的,不是越紧越好。轴与轴的配合一般选用基孔制过渡配合,常用的过渡配合种类有:js6、k6、m6、n6、P6,js6有配合间隙,后三种都有过盈,依次向后过盈量增大。究竟用哪一种,主要看使用要求,经常拆卸、拆装容易损坏的轴承如调心轴承应选取配合较松或过盈量较小的配合。承受扭矩较大或受轴向力的轴承需要选过盈量较大的配合。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4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1-2 07: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莱芜
轴承与轴的配合以在运转时轴承内圈和轴不发生相对运转为根本目的,所以配合不宜过紧!过紧的话会严重影响的轴承的工作游隙,从而影响轴承寿命!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1-2 08: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俗语说“过犹不及”,在生产实践中也是这样。轴承是薄壁零件,过大的过盈量会使轴承内圈或外圈变形,导致轴承丧失精度。. G' {2 C- m3 C8 \( S
4楼说的好,只要轴承与轴、轴承与壳体不发生相对运转,达到这个目的就够了,在轴承配合的推荐配合中,有好多种情况使推荐采用间隙配合的(GB/T275-1993《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详细的轴承配合可以参考这个标准。- n! `1 Z4 x' m. s
+ w. N! C* D5 n* |
[ 本帖最后由 lhf999 于 2008-11-2 09:2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4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1-2 09: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回复 5# lhf999 的帖子

轴承与孔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
发表于 2008-11-14 22: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一般内圈选装外圈固定的轴承内圈和轴是紧配合或过度配合。
4 V/ F+ j# F) K- z6 W如果轴太大,装上轴承后,轴承的有效游隙比设计值过小,轴承运转时发热量会很大。) @6 a9 P+ f+ d( q+ r/ t5 J
如果过松轴和轴承内圈间有相对滑动产生摩擦(在钢铁行业中为了换辊方便有这种用法)。
2 [- \: B4 Q' C5 l1 W2 @所以,要设计一个相对适中的配合值。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