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对于搞专业技术的人员来说,大学里学习的专业课都是我们的启蒙教材,搞起重机这一行也不例外。大学里学习的教材一般都是由代课的教师自己选择的,有一些还是代课老师自己编写的,这就要看老师的爱好了。有一些学校也有自己的传统,不过,总的来说,当学生的是没有选择的权利的,你只有接受。 # {$ t5 c2 f/ K8 }/ G
如果学东西,我喜欢选择大学教材,其好处就不必多说了,那么针对起重机钢结构来说,大学的教材有很多,有的学校选用专门的起重机钢结构教材,而有的则选择和工民建专业一样的钢结构教材,正是五花八门,有的说这个好,有的说那个也不差。 1 v' w6 _7 |7 \ d) m/ l+ n
我有机会接触了几本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起重机钢结构教材,可能是自身的原因吧,看完后体会自是不同,因此想在这里说说,顺便也想知道大家的想法,首先声明的是,我们这些小辈们绝对没有对编写这些教材的大师们不敬的意思,正如去饭店吃饭,我们可以说这道菜不好吃,并不代表这道菜对于别人也不好吃,更不代表我的厨技比厨师6 w0 s! x+ r! [9 L- I' V! J& E
一、《金属结构》 徐克晋 1982年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 P7 p& Y! B% w1 Q0 `/ x+ f 看到这个封面,相信许多起重机专业毕业的老一辈都很熟悉,它的影响力是建国后所有起重机钢结构教材中最深远的,书中的一些设计方法简单实用,至今还有很多人把它作为起重机钢结构设计的必备参考,至于把它作为参考书目那更是多不胜数了。 7 t5 E, g5 }7 O$ h% W3 y: O* t
本书是根据1978年4月在天津召开的高等学校一机部对口专业座谈会的精神和同年在上海和太原召开的矿山机械、工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以及石油矿场机械等四个专业教材会议所制定的《金属结构》教材编写大纲编写的。 % \% k* v9 J$ Y; M/ X& L. W5 `: C
之所以取名《金属结构》而不是钢结构,可能是因为本书中有铝合金的内容,铝合金的内容在第二版中取消了,这是后话。这本书出版在1982年,一年后,大家所熟悉的3811-83问世。 - e0 l! u# o W/ m2 h9 n+ k+ F
徐老先生今年已经78岁高龄了,现在仍然参加了大家都在关注的新《起重机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这种精神让我等小辈无限钦佩!4 h5 M! f- @5 ~5 N% v3 @
二、《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王金诺主编1984年第一版,中国铁道出版社 1 D+ C `' a5 \/ X; k; Y
) ~/ R' L$ p q( p& }; z( v王金诺 1937年2月生,江苏泰兴市人。1960年毕业于西南交大机械系起重运输机械专业。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学院院长、西南交大科协副主席、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物料搬运学会理事长、1987年12月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起重机械与工程机械的教学与科研。培养本科生200余名、博士、硕士、博士后57名。主编多本著作,其中全国通用教材《起重运输机械金属结构》,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18项,获国家科技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在《机械工程学报》、《铁道学报》等著名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先后获铁道部优秀教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铁道部劳动模范全国铁路标兵等荣誉称号。
1 v% T* v' [3 T+ @4 g" D2 F
7 v* z& ~ y/ P2 v y本书的初稿作为过渡性教材先后在上海铁道学院、北方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上海港职工大学等院校起重运输机械专业1977―1980届学生使用多遍。重点介绍铁路、港口常用起重运输机金届结构的构造和设计计算实用方法。
2 @1 ~. o1 v3 D, l8 u! i( y因此,似乎本书针对铁路的成分比较多,但是,据我知道的情况,出版起重机方面的书最多的恐怕就数中国铁道出版社了。 4 e! ?4 d3 J8 L: n, k" h" P" y' t
3 |5 v* |) A" @( g 该教材出版于1984年,该书在编写的过程中,3811-83的征求意见稿已经问世,因此,该书的序言中说:书中的计算准则和计算方法与我国最近编制的《起重机设计规范》(试行稿)基本一致。! _3 E; |. u9 s) g0 s
三、起重机械金属结构上海海运学院 陈玮璋主编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顾迪民主审 1986年第一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 . W5 z ^3 ] d0 T
, ~6 r* t8 W- b这本书的前言写的明白,该书是根据交通部教育局的教材建设计划和部属院校起重运输及工程机械专业于1 983年秋季在武汉召开的教材会议L所制订的《起重机械金属结构》课程教材编写大纲编写。由上海海运学院和武汉水运工程学院联合编写的。由于是在1983年开始的,因此,它完全贯彻新制订的《起重机设计规范》3811-83。
. k- Z" s0 o; q N t: O 以上的3本起重机钢结构方法的书,我认为是最早的起重机钢结构方面的书,这当然意思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以前的教材借用原苏联的比较多,至于原因,徐克晋老先生在编写最早的《金属结构》时说“由于原教材编写时首先要求解决教学无书的问题......“,就是例证。
' u, r$ h; |, `3 P ?/ ` 这3本书也是早期经典的起重机金属结构教材,影响的范围很广,《金属结构(徐克晋)和〈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王金诺)都出了第二版,(这2个版本以后再单独叙说)。从今天的眼光看,这3本教材也很有意思:
! q* |% D( f: y0 |0 a6 T& K6 M9 {. [% o7 r" p
1、3本书相隔的时间不长,按照出版年代,最早的1982年,最晚1986年,只相差4年,可以说岁数相差不大。
, c2 Y6 q9 [, i& o9 _ h1 t) C+ S
5 k8 w3 h4 T% n/ J. V/ @2、3本书编写的时间都不短,〈金属结构〉1978年开始筹划编写,这个时候正好是文化大革命之后,开始恢复高考,1982年出版,历时4年;〈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1981年开始,1984年出版,历时3年;〈起重机械金属结构〉1983年开始计划,1986年出版,历时3年。而且这些还根本不是一个两个人编写的,可见当时老一辈的态度,哪象现在,一个人一年不到就可以出书了。 . h6 A" S5 i5 S" X0 L9 B
1 a& A/ `1 }# k2 ^9 F( j
3、这3本书的出版时间正好跨越了一个敏感的年代:1983年。第一本出的时候,3811还没影子呢,第二本出的时候,3811还没有出世,但是送审稿已经出来了,所以有一些参考。至于第三本,开始计划的时候,3811刚刚执行,因此,是不折不扣的执行3811。 2 U# {- o3 m7 l6 N$ D2 |4 |! b, @ z
7 B9 k* Z7 u' t/ p' e% i, g5 P4、这3本书的主编者也都是在起重机结构方面响当当的人物,而且,年事都已高了:徐克晋老先生今年78岁了,王金诺今年69岁了,陈玮璋老先生的岁数我没有查到,但是,这本书他能请顾迪民老先生主审,他们想必是挚友,岁数应该差不多,按照推算,至少也75岁了吧。 3 C) @8 o: q1 f9 \6 y
9 F; Z. O7 e# y: |$ J5、打开〈起重机设计规范〉(3811-83),翻到最后,在主要起草人员名单里,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名字:徐克晋、陈玮璋、顾迪民;新版规范修订人员名单里,我们又欣喜的看见了徐克晋和陈玮璋。
8 P( Z9 _ D0 ?王金诺是否参加了新规范的编写,我是不知道,但是,如果你是专门搞起重机设计的,而你不知道〈起重机设计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那打死我,我都不会相信的。王金诺是这本书的副主编,打开这本人人必备的书,看看其中的结构部分分主编是谁:正是他,王金诺老先生。
2 {3 f, ~2 s8 u" ]$ p2 u9 K* ^' I8 C0 h/ E H( f! }5 ?5 U5 C9 ]
6、有时候,我会傻乎乎的想,既然这3本教材相隔的时间不长,为什么不在一起编呢?现在我估计是和这三个老先生所处的院校有关系,他们分别处于不同的系统:徐克晋在太原重型机械学院,隶属于机械工业部,那么自然就会选择机械工业出版社:王金诺所在的西南交通大学属于铁道部,自然选择中国铁道出版社;陈玮璋是上海海运学院,是交通部所属院校,自然选择了人民交通出版社。
1 `. B4 E1 \. _7 O4 g# O& q# x6 Z7 J2 ]# p- G" w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