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7667|回复: 10
收起左侧

[SW教程] [023]变径压缩弹簧(SW200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5 20: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弹簧类零件是经常要用到的,最适宜做成可设变的模型,以便随时调用。" I, h+ a) _9 B8 P
这里通过改变高度对模型和工程图进行同步设变,当然也可以作成对全部主要参数进行设变,自然比仅对高度设变要复杂些。
本弹簧的制作符合标准规定。
由于最近实在太忙,在这里只能草草对模型做法作个概括的说明。
模型制作.gif
4 ?8 K" [: F1 Q# A) D; ~
步骤:4 [6 p+ M- U* f% X
1、
) U, Q3 O/ A9 ~6 |3 J, J  I4 i/ I
作拉伸切除用的草图1,在此图中除了用实线作出切出弹簧两端平面的范围外还设置了一些构造线,这些构造线的作用在后面是有用的;
, E) u; G4 ?4 S2、
. |6 m% ?* l8 z9 Q2 ]
用作出螺旋线功能的变螺距选项,做出弹簧的扫描路径。由于要对高度进行设变,对变螺距中的参数(工作段螺距和各位置的直径)用方程式确定。取有效圈数5圈,总圈数7.5圈,并紧段螺距为2" I: Y# m) a& f0 [/ X* F
3、' l4 @4 i+ s; w2 _# v' [
以直径为2的圆作轮廓扫描出弹簧毛胚;+ s+ o, \! c& T
4、
& @7 K/ y/ J' E( P& o% o7 `
用拉伸切除特征切出两端平面;
% X5 o5 Q  ?1 r# s6 U! I通过以上步骤零件模型已经完成,很明显只要改变弹簧高度,就能直接得到新的弹簧模型。下面要制作能设变的工程图,一般是做一个专用于工程图的配置。4 C# z. \, ~# f' @& Z2 f

; l) U5 L  v% S/ s# Y) q2 t 零件模型高度设变.gif
7 n. Z% `% k9 k7 H: \ ; d4 O& C3 C8 x# U7 H$ j, @
5、
, L% i7 i3 L6 j4 ~
做一个切除弹簧中间段的草图,由于草图1的中部斜构造线上已经确定了几个关键点,所以通过几何关系可以容易确定切除的高度位置,然后切去中间段;
- \3 n) M+ Q+ \8 w- q, _- ?6、2 ^1 S4 C- Q( v; X/ E+ ?
做一个草图6,将以后需要在工程图上表现出来的其它线条在此草图中反映出来,然后设定此草图为“显示”状态,以便在工程图中将这些线条显示出来。包括两条反映弹簧锥形的点画线和力图的位置等;
) \8 v: _- k7 ?4 I$ I: ^' ^" Y( |- s7、# h! P% n) a. w# l$ e
绘制工程图3 B9 y( R1 w" H+ P3 H4 i  I* j
) s& {* g7 w) Y. F0 o* L+ X
工程图高度设变.gif 9 O- L4 B9 }; T
! Y$ c* y, {# Y

, t. i1 O6 [+ X; |) k( Y7 g# ^1 j当然,在适当改造一下模型,可以实现许多朋友很关心的弹簧动态安装和弹簧动画制作问题
* L+ H8 S$ v3 z, p' M
% L; V  I9 W/ o  _" P- x$ U
, D* t9 i, ?2 X3 e: X- b 自适应装配和动画.gif

锥形弹簧.rar

665.28 KB, 下载次数: 518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8 收起 理由
li5jun1 + 18 教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6 21: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reenhome36 于 2008-2-16 08:44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r. M: I# i/ m8 b9 r) ]2 ^; {请问你这是用AutoCAD画的吗?
楼主写的很清楚是SW
发表于 2008-3-9 23: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厉害,刚开始学,到现在还没弄明白螺旋曲线怎么就绕不到圆柱体上,搞不清楚起点和轴的配合该怎么做,差距啊
发表于 2009-8-17 11: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看了教程,还是不怎么明白,那个变径是怎么实现的?在涡状线中设置的么?直径和螺距在高度方向怎么设置?
发表于 2010-4-24 16: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了那么久总算找到了变径弹簧的教程了,不老叔,谢了
发表于 2010-4-27 12: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有点看不懂
发表于 2010-9-4 15: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晕,自己慢慢摸索吧
发表于 2010-9-16 15: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學的是PROE..這我一直搞不懂在彈簧的兩端怎麼改變螺距!...頭還在冒煙!
发表于 2010-10-25 15: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了!
发表于 2012-2-22 08: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简略了,
发表于 2016-10-29 22: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cz273 于 2016-10-29 22:43 编辑
) z! Y6 z1 O6 O( M) ^
, \: C1 B) Q' X4 u太经典的教程,十分钦佩大师的水平,看完后还是有些不解,不知道不老大师还回复帖子不?非常诚心的请教附档中的方程式“D30001@螺旋线/涡状线1”~“D30005@螺旋线/涡状线1”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希望得到高人解疑,衷心感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