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2-22 16: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尔马拉海 于 2011-12-22 20:11 编辑
% o' v& G! t; z0 m4 {
( B A( ^, Y, h3 |1 ?& p鄙视这样的说教,各行各业中涌动的类似的这种文化观念是中国文化的悲剧之一。
: p$ J$ H; @' \1 A我明白这不过是楼主一时低落,抒发心中怨气之作,但在这样的技术论坛出现是可悲的,尤其“管理团队”带头抱持这种观念,实难令人接受。3 k8 U) }& h. @! [5 Y) o0 p
我对此给予批驳,就观点说观点,非为人身攻击。欢迎不同意见的同仁拍砖,最好砖砖见血!
* `8 D! H" [4 s, |4 C“中国高铁设计第一人”,原高铁总设计师张曙光的新闻想必大多数人都看过了吧?那请问各位带什么角度去看的?羡慕之?学习之?还是引以为戒?不能说张氏的道路和楼主所论之道完全契合,相似不为过吧?试问羡慕之、学习之的同仁们,你有机会奔到他的高度吗?4 D2 ]4 X+ s* O+ J% {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我看不过是聚沙成塔而已——遗臭万年他还不够资格。2 v2 ~5 ~% ~+ P/ g1 t# t2 \$ n
在中国,搞技术有两种主流的上升道路,一是“升官”;二是“发财”。) N% h# _+ `) w+ k# O- I
“升官”又分自己跑路子升上去的(这点是楼主所指出的道路),以及“本不想做官”,但技术贡献突出,被上级看中,选拔去做官的。总之,不再搞技术了,或从事与技术搭点边的领导工作。
# k* N/ o' h9 K$ [8 c$ L5 H“发财”,这里我专指利用自身所学,或专有技能做生意的。这种人我接触也不少,不谈发了多少财,就他们所抱持的技术,多数停留在某个年代,或某一点上,多少年没啥进步。. `1 d- R" q. h6 H0 D0 e* h
称得上优秀的技术人员,经由这两条路流逝大半。 s5 X' _( t; L, B2 m: {2 ~
“可以做技术,切不可沉湎于技术。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技术” 。我们缺乏的正是楼主批评的这种“沉迷于技术”的人才。我不讳言,中国目前还缺乏支持这样人才的环境,但直接凉水浇头怕不是给后学的建议吧?在过去年代,这样专注技术,埋头钻研的老工程师常能看见,也颇受尊重。随着社会变迁,再有这样的人会被人说“傻子”,“三人成虎”,定力好的也未必坐的住了。
9 T, R' O) j( q“不要去做技术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我的观点恰好相反,“通才”我见得多了,多数是夸夸其谈之辈,叫他具体干点什么,一事无成。搞技术的要“好好规划自己的路”,楼主说的不错。规划应着眼于某个专项,学习、研究、实践,投入时间精力,必有所成。遍地撒种,收获几何?先做某方面的专家,如果你是天才,还有余力,再着眼其他。( g, h+ @3 ]- S& T
“多交社会三教九流的朋友”实为笑谈,不值一驳。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并非鼓动技术人员“脱离群众”,搞技术的你没事和不相关的人厮混,耗时、耗精力,图的啥?凡想有所成就的人,无不付出超出常人的功夫,但肯定不包括这类活动。
3 K% p! S7 M- f$ Q! ~, G“要想有前途就不能一直搞开发”我部分同意,但很反对“抓住时机向技术管理或市场销售方面的转变”。不能一直埋头搞开发,“闭门造车”。要投入实践,运用于产业活动。但商业运作不是你的长项,应由他人来干。目前,比较成熟的模式是“公司+专家”,美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但在中国还很缺乏。
3 F+ O. N: f" f3 B. @, W7 ?我特别要说明的一点,在如今这个年代,纯粹的靠个人钻研几乎不可能有所成就,就算你研究的只是数学。- F$ Y7 C& A6 j3 R$ V5 J: @
匆匆写就,谈不上逻辑清楚,未尽之言尚多,若有机会,再行续上。7 G! V$ F3 q7 ] j
不当之处,楼主海涵!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