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1730|回复: 34
收起左侧

[原创] 理解Femap的后处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3 18: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们费了那么多的时间终于做出了一个模型,可是结果怎么样呢?6 ]- q9 J, G( B  K
我们如何评判结果呢?7 d$ r( C" p. Y" L
在Femap的结果中又有那么多的选项?又是节点,又是单元,还有最大最小,平均值,还有什么Corner?6 ]  D0 t/ a$ \( A* J* a+ j5 w( t
我该怎么来选择呢?6 M  F* i9 Q: i$ E) \0 ^
这里我们会以一个静态分析为例,很容易的,这样大家就可以理解后处理的作用,以及如何评价你的有限元模型。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8: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看下面的这个例子:
6 c7 N. S; H3 ]6 L8 M/ c, q( z. O post1.JPG
( ^0 q% V2 m4 N这里面有四个六面体单元,单元的边长为1.什么单位?没有单位的!Femap是无量纲计算,忘了吗?( y+ N& Y" k6 S- G
约束:单元1(最右面)下面的四个节点为固定。载荷:单元1上表面8个点上,四个角点为15,四个中间点为10,合力为100: q$ f+ I# L: ]  h
计算结果的考察(节点17,上表面正中的节点):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8: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f06文件,查看节点17的应力数据
& l' C4 a- k5 q% ?! Q
  单元, B1 r) {' ?% K. I* {* F: F
  
  应力0 j+ S  t; @# ^! J  t
  
  1% H2 _7 R# Z" ~& n- f, q
  
  Center
3 ^" K2 j: p+ P! c% _+ O" c7 j  _  
  41.72927( W, ]) d8 b6 }& f- X" @9 C
  
  G17
  V2 ]! X8 P$ i" C! i2 T' S% d  
  122.88540 F+ H5 p8 K  Y9 p( I
  
  MaxG3
: S8 d+ U( y" v  
  318.3802
9 h/ T( Q" g% N* a: }: w  q: A  
  MinG1
& v& V! F: _' X6 n  d  
  36.978969 Q! K7 J0 m5 `  L' J. l8 }: M
  
  2
! ]( ~+ [" Z0 W, F& `  
  Center
1 S! t" n# ]9 c# p" M  
  1.7310095 X  x, u/ a5 |; a/ k
  
  G17! l5 T& B& {7 G' ]5 F6 T/ o
  
  84.71432, W& |/ Z) O8 [# b( B" z
  
  MaxG6
; }$ Q8 ^; s8 Q2 a( l  
  113.5346, s0 \# e/ ~+ m; ]
  
  MinG16
3 \: x8 m7 a# P: x1 f4 K  
  14.36555
" T2 c2 ^$ t* `  
  3' N1 ~! B0 C# P% M/ _: {  K
  
  Center! K6 P. n9 C# F, h& V; ]1 n
  
  1.731009
: f( `) ?  k5 x6 Z  
  G17" S5 H" h: k2 u; P, d& u6 C: r7 R
  
  84.71432
( n5 B, L0 @' J8 i! W; c: D  
  MaxG6" o6 A; d5 }$ q
  
  159.13843 H! c" b8 W+ f( q& e
  
  MinG106 s& E3 @7 _# y$ L1 |5 V0 f9 u9 z
  
  14.36555
+ N* L7 o/ ^8 i1 \, g' K  
  4
. l" A  M' t! h9 Q2 b# ?6 S3 I0 g  T  
  Center
  M$ S: W' U/ q* _( x  A  
  1.5270672 z) F2 `0 Z' `6 b" b3 E9 b  l
  
  G17* H* Q/ O. W4 A, N
  
  66.49532
5 Q9 W# [+ h9 k5 g  
  MaxG17
: h$ @$ s2 P% d" b0 s# w, U+ I  
  66.49532
( _' x0 Y' j2 r8 V! S  
  MinG15
, R% S5 y# h2 O; _% t4 E" p5 n  {2 A  
  11.21177
* ~# Y# Y' c  d4 Q; _* T4 {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8: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了,找不到.f06文件?很简单呀,在你的Femap创建的文件保存的地方就可以了。
: w# B' ]3 d  n; `* z+ }# |$ w+ _* T5 F. V找到后用文本文件打开,里面就是计算的结果了,找到这一行:% P5 ?5 [, D1 H
S T R E S S E S   I N   H E X A H E D R O N   S O L I D   E L E M E N T S   ( H E X A )
) K* v+ z% |7 A, a6 J4 n0 _: b下面就是计算的应力结果了。什么,看不到这个?没有关系,有一点你肯定是忘记了。
& X/ v% o+ D' F* I0 A& g& D+ n5 T在Femap里面创建分析集的时候,最后一步,对话框的右下角是什么?
+ l+ u4 u8 L5 F! w3 @结果目标嘛!* Y& m+ |8 c6 ~  \6 d. \
默认的是仅仅用于后处理,那么我们要选择打印和后处理,也就是第四项。9 B3 Z: K9 E8 @# C6 Z) G
再运行一遍,肯定有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9: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把相关的部分看一下,节点3的应力值最大,为381.3802
2 h4 s4 h8 Y7 g4 k+ o+ Z
7 `, {% u% b: V# Z& F+ D2 V单元1的应力值最大,为41.72927; e8 j- p! V; }+ s7 A- E
不是吗?
- J! z: P9 X$ L) E: E0 i* |好了,我们现在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9: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鼠标点右键,选择Post Data,对话框上面再选择Countour Options,看见没有,选择Nodal,Average,Use Corner Data。
  a1 S) h+ `  B: t" [0 r. q好了吗?
' a. e5 a8 d9 |" O4 h1 C* |Ok,再次Ok: l) n9 L1 d5 n% h  u
看一下屏幕啊,- e( E. X4 W5 K4 g! r( k/ M& N
最小值:11.210 v2 m+ g% U' b4 j
最大值:381.4
7 e# p# Y7 \9 P, [节点17上面的值呢?" V$ {& V* W* N! l- l$ B8 c1 s
找到选择工具条,第一个按钮,下面选择Element,第二个按钮,下面选择Show ToolTips,! g+ k8 s3 Y# J( J& W9 ?
然后呢,把鼠标放到第17个节点上吧,显示的值就是89.70234。* g! u5 @$ v2 t7 {' P
那么,这个值代表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上边让大家从f06文件里把那些数据抄出来呢?  \2 a% B2 U: P' K: v
算一下吧,就是节点17上面的四个值的平均值。% C, |8 K) f8 |8 Z' m1 t
明白了吗?
9 t0 B4 v8 S+ Q. |+ g5 n" k1 m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9: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们就不那么罗嗦了,大家挨个试吧,得到如下结果:3 c0 j8 q" ]! X5 Z2 J' L/ d

& c3 o& e- b! }Nodal Average/ u; `4 C. e+ y3 C  Z0 }
Min1.527/ r" A3 q* `0 Z" J
Max41.73
5 [; }: k9 R( yG1711.67959! ^5 O- s' ~! m& V( J
G17的值为四个单元中心的应力的平均值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9: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5.        Nodal,Max,Corner Data
" f) U. E, G! v  j- s: L; gMax:381.4
  A7 Z5 W. e8 d0 r& e4 P! d# hMin:11.21
' M3 N# p4 H6 QG17:122.8854
; l2 d5 s0 s- q" L9 hG17的值为四个单元上G17的最大值
% Z1 L6 L+ @; G* S8 [  g; V6.        Nodal,Max# `8 E. y& Q7 m( X3 }
Max:41.73
: d% s$ [  a  S; `8 w# ~  kMin:1.527
( ^: M" q, R& [1 x. jG17:41.7297! ?  i  k( |  I( a0 `
G17的值为四个单元的应力值中最大的应力8 n" s1 s: C# v
7.        Nodal,Min,Corner Data7 D" S7 M6 g/ L( W5 D% O$ w6 G
Min:11.21
. U4 h3 n( l; c( P& x9 B! u& BMax:381.46 K/ R$ N0 P) T5 j* M! M$ w
G17:66.49532! |- a3 }! ^. j
G17的值为四个单元上G17的应力值中的最小值5 R6 Z4 r9 B6 v6 z  `
8.        Nodal,Min,8 ?1 K3 V; o% `9 |' {- M$ X
Max:41.73  G1 _$ @0 `$ b  x6 U9 C
Min:1.527( S3 x, H0 T. t# n8 S" d
G17:1.527; k# b' I1 u# P& ?3 k5 l) N
G17的值为四个单元的应力值中最小的值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9: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单元的呢?通常情况下,在单元连续,所谓连续主要是单元类型相同,材质相同,选择节点的值和单元的值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你会得到和上面一样的结果。然而,如果单元不连续,换句话说,就是单元的类型不同,比如,采用的单元是六面体和四面体混合,或实体单元与板壳单元或线性单元混合,就需要注意了,又或者单元类型一样,但是材料不一样,也需要注意了。特别是各种情况混合的时候,所以呀,一般还是看单元的值吧,要不要Corner Data自己看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9: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个意义上讲,结果的判定需要注意了。理论上一个节点的值只应该有一个,可是,由于有限元计算采用的是积分的近似计算,导致了同一个节点上会出现不同的值,那么最大值和平均值越接近越好了,对不对?如果差别很大,那么,需要调整一下网格了?差别大的地方密一点吧!也牵扯到了取舍的问题。所以,有限元结果的判定呢,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工程经验才可以,不是点两下鼠标就OK了。不是吗?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19: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喜欢这个结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0 收起 理由
阿帕奇 + 30 希望大家也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6 22: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00: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抱歉,最近一直在忙Solid Edge的事情,有些耽误了,还请大家原谅!
发表于 2008-1-17 11: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通俗,接着来,顶你了
发表于 2008-1-18 15: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看来这个软件不错9 F) o4 A; K$ r5 ~5 c* t$ \- v
有不少人已经开始用它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2-28 22: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3-3 13: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记错的话,Femap是第一支拥有Windows化下拉menu的 CAE软件,6 r0 E: Y5 z7 r. R3 M8 g
当时就支援那时期的多支CAE软件,如Ansys、NASTRAN(MSC & NE)、Abaqus
: k( L$ E% v# O(可能当时是在windows下直接发展,MSC还曾经以此出PC版NASTRAN),$ e# ~% V+ E7 y9 A8 B1 u* Q( I6 O
哪个时期,许多知名软件都是以UNIX起家,
& i5 J2 u2 Q7 r, X3 @& \如MSC/Patran、Ansys、Ideas、Abaqus及HyperMesh,都是以X-Windows权充,
2 u" W+ l# }% d1 Y# F+ a可惜至今 Femap虽然在画面操作上有进步(v9之后有CAD的影子),  i' E8 v5 ~$ m! n
但是在mesh功力上好像进步不多,而其他产品也陆续推出正统PC版,: U7 J6 m& \9 F4 p9 p+ Q
导致 FEMAP换了几手老板,User好像也渐渐流失了3 s4 x- y  Q5 z5 u8 z3 @

- C. G- ^/ Y1 g; z. k$ m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08-3-12 10: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通俗,这样容易掌握些。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5-6 21: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8-29 08: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久没来了
发表于 2008-10-13 15: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楼主哪去了
发表于 2008-12-30 10: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讲得很好啊,希望多发这种贴啊!~
发表于 2009-1-16 22: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很好,希望继续
发表于 2009-3-20 07: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忙着抱孩子那
; ^4 q- u% N( E哈哈( {) @! F8 x( ^3 F7 J# N" q
内部消息,嘘嘘 titter titter
发表于 2009-7-1 14: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给楼主发信也不见回,好久不见他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