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18 21: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支承座三工序复合冲压模具设计
支承座三工序复合冲压模具设计 ) a+ ]. }) x. A. |( Z4 ?. U0 M
$ O" m; Z r4 |& z6 T6 v
四、设计计算: V: e! {8 p2 ]
1.冲裁力
3 }2 p; C- M3 U- M P1=K1τL1t (1)
7 X+ Q9 Z3 ? `7 q# X8 _: r( ]& N) \ 式中P1——冲裁力,N
% |+ M3 B! v8 ^& _" ^ K1——系数,取1.3
* v9 G+ o9 ?0 d: [ τ——材料剪切强度,MPa0 q) ~9 `- Y$ t4 ~
t——板厚,mm
0 {8 C+ O: a7 Q8 D L1——材料轮廓长度,mm
, W8 f% R% P$ `, U s 将τ=550Mpa、t=1.5mm、L1=302.8mm代入式(1),可得到P1=324753N。! _! ?" Z& ]! ^. O& A
2.弯曲力
1 h# c7 ~4 L$ h( ^7 S1 W' Y3 D 支承座毛坯先弯成U型件后,再接着将两个边都向内折弯时,所需弯曲力是相等的。对于U形接触弯曲有:
2 l, e3 i3 v! f* n P2=K2Bt2σb/(R+t) (2)
/ X8 `$ K4 J7 {* s" m4 v 式中P2——弯曲力,N
) @, [8 H7 S) ?; e5 [# b: s K2——系数,取0.9
% a3 H' b: q) ^4 h σb——材料抗拉强度,MPa0 Y5 K$ _9 O! a% e9 B
B——弯曲件宽度,mm
1 n- j6 ?( s# }$ b/ Y! T( f5 G R——凸模圆角半径,mm3 O% J2 j9 v- n' G7 J: u% Q7 S
t——板厚,mm$ |9 _: L" K2 }0 A2 h
将σb=700MPa、B=120mm、t=1.5mm、R=4mm,代入式(2)可得到P2=30927N。2 M/ i9 @1 s, T2 c2 y, h$ w
3.斜楔行程
/ G6 [+ q+ _, T" |6 s& ` 固定斜楔行程主要根据与之配对活动斜楔行程确定:' u# G; r0 T+ R) k
式中WT——固定斜楔行程,mm
0 J3 X4 C0 p, e WS——活动斜楔行程,mm5 y5 G ]! v3 K$ }
β——固定斜楔角度,(°)
4 ?4 V8 T2 c* k. \ o α——活动斜楔角度,(°)- X- R$ X+ D7 m
一般情况下,β值取标准值为40°,则α=50°,可得到WT=1.19WS。
* E( }. P, t6 y+ w 4.毛坯尺寸: M8 R6 ^$ |1 B4 y! h% h9 Z
当弯曲件的弯曲半径较大时(r/t>0.5),弯曲件毛坯长度可取等于中性层的长度。对于图1所示工件有:
8 K2 q& n2 Y% a; \' N: |2 q L=ΣL1+2π(r+kt) (4)* R K" I4 |7 C* a. L" E
式中L——弯曲件展开长度,mm1 Z2 ?$ ?6 R# ]/ g S$ l
k——系数,取0.45; R2 T+ P& q8 }: P, W
ΣL1——工件平直部分长度,mm
! i; S& T# v3 `& `# K& A5 z+ s- b r——弯曲件内半径,mm& k9 Y1 X7 K5 t
t——板厚,mm
5 w& o# Y& E5 { 将ΣL1=316mm、r=4mm、t=1.5mm代入式(4)可得到L=345mm。
: f- F" U/ @+ T 上述有关计算结果,可作为支承座三工序复合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工序安排及设备选型参考。' S% L6 S; a' D3 k" |7 c
五、结束语! v3 f) O. j3 L/ [! n
使用新型三工序复合冲压模具,可以在一个工步中完成支承座毛坯的落料、冲孔、弯曲成形,生产率提高了6~8倍,减少了工艺装备,零件冲压工艺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对于典型的U形件弯曲成形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