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齿轮啮合原理(第二版,吴序堂)
! `1 I, C' {- O, i6 r& |; k0 i, d$ x9 k. F; ^/ }* `
D3 B( w; Y9 Q/ M4 b
作 者: 吴序堂 编著/ g( h# j& c9 R/ F6 X
出 版 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 a! Q D6 H出版时间: 2009-3-1 2 h5 q0 D! _. ~6 e3 K
字 数:
* g/ D, f; T4 |" D版 次: 2 $ t- t. n$ A7 n! i4 ]
页 数: 329
& { \7 z( z& t& @7 `- a印刷时间: 5 V, H G+ `- ?0 z/ ^( Q5 ~, s7 E# t
开 本: 16开
' Y" r$ g3 [" `: q& O) e; x印 次: 9 ?8 i( Y* e2 `: K: t) }
纸 张:
$ ]9 d8 J/ _+ B" s1 u: bI S B N : 9787560530260 4 x- d; r! E9 u! ]$ k1 G( q
包 装: 平装
Q! H/ K1 p9 r2 k" T+ L! F7 M' @% g所属分类: 图书 >> 工业技术 >> 机械仪表工业 >> 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 `* o2 X- U s7 u& q
- T$ q: F3 F1 {' r' ~) J, P5 u. ~2 \
e1 l( A; [$ m2 Y/ o
- l! I8 P* v. M$ z% i
& k' C1 m8 t' f& V
& K) N! o0 _3 W
& F2 e' p' J3 o5 f$ S5 o- Q; H% w8 b' }" O& u# w
; j6 M& A$ N3 x( B
3 a1 L! @3 r6 {8 Q/ r0 R内容简介
5 C- C! M$ H1 ~6 \4 n) h( @5 _% w: S& x
本书系统而扼要地论述了齿轮啮合的基本原理,并且适当介绍了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新成果。主要内容为平面啮合,螺旋面及其加工和空间啮合的基本原理,空间啮合的相对滑动及诱导法曲率,空间啮合的二次接触及其应用,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等。
* x+ e& |6 m; ~0 ~7 J5 C本书曾作为《齿轮设计丛书》之一在1982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在第2版中根据齿轮啮合原理的发展和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增删,特别是在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方面作了较多的增补,增加了综合实例和一定量的习题,使之更结合工程实际。因此,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齿轮传动设计、制造、检测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7 k0 M8 }, v" L6 _! { @! e) H
' V/ P8 @# h; `; S9 ?2 e
$ |; x5 Z O1 V/ H- ]
+ q/ s6 h5 `! q# ?# _' F目录1 k# {, j5 F# ~, b
序言
( X. ~0 Y2 G& A/ k第2版前言
. X3 |" ]9 r' H) ]+ u初版前言; x' C2 x8 ?7 |$ g U/ H8 N
第1章 平面啮合的基本原理$ |. M7 l8 @1 y- k+ h
1.1 瞬心线, S3 D, j: \. A4 f2 c
1.相对运动及瞬心线方程式
. p" i1 s. y5 V6 Z& d/ U5 b& b2.齿轮瞬心线的封闭条件
1 Q+ B# t5 V& L( b/ T& t2 b1.2 齿廓啮合基本定理
' ~2 i1 y/ K4 i# b$ D& ^1.3 共轭齿廓的形成及其求法的基本概念0 \6 H0 y8 B' _5 ?+ p
1.包络法2 k3 C( Z& ` e Y: |) o
2.齿廓法线法8 E! G4 Q' z( }2 A! J- u/ K
1.4 旋轮线与卡姆士定理# y# v$ {6 ^% h5 C K
1.旋轮线(Roulette): N: {; q! N* ?! E; \
2.卡姆士(Camus)定理; s! `# F6 U5 { {0 Z# c
1.5 平面坐标的变换
0 ]# n$ M! W% e; t1.齿轮与齿轮啮合
: J# g3 e5 V" G, E' U2.齿轮与齿条啮合
; p0 _0 q* S# @5 w7 o' K1.6 共轭齿廓的求法——齿廓法线法
% z/ L9 O4 t8 N9 ~1.齿轮与齿轮啮合) |- G0 x0 x3 T* f4 J# P# |
2.齿轮与齿条啮合
: m& S' T7 D, s4 v/ v- w+ k2 P1.7 根据已知的啮合线求共轭齿廓( Y2 o! r4 C% r, d& _6 y
1.齿条齿廓的计算
% K+ a+ k) \4 P; \0 s) N2.齿轮齿廓的计算* S: ~0 o7 ] `, ^; B9 p q
1.8 平面啮合共轭齿廓的曲率及其关系% ~* L( `. D' k2 Q
1.共轭齿廓的曲率
( R7 R8 L: A$ q# E( h2.共轭齿廓的曲率关系——欧拉-萨瓦里(Euler—Savary)公式$ I1 u8 u$ ?, k2 M1 M$ U
1.9 博比利厄(Bobillier)法则及其应用
* D! ~) O3 U5 s1.外摆线类旋轮线
$ l6 G( H8 V# u: n2.渐开线类旋轮线3 A. d6 G( p: W. }4 K% r
1.10 平面啮合共轭齿廓的滑动率0 O. u0 S: {' w1 e% _ Y
1.11 过渡曲线
4 J. i" [! C% i6 P7 \9 G1.12 平面啮合的两类界限点! K% e U! F B7 M; P
1.曲率干涉界限点5 l. h# U+ G0 k% p( u) V S
2.啮合界限点
: E7 W; f) V: H9 ?0 W1.13 综合实例
* i! H) P7 V: e) K习题1' ~ f$ a- ?5 @1 X
第2章 螺旋面及其加工原理5 x2 C- \" ^7 {
2.1 等升距圆柱螺旋面
6 t+ p: I+ k! P; ]% y1.等升距圆柱螺旋面的形成及其方程式5 ?. T3 v3 V' J8 f. N( D+ K6 T
2.螺旋面的法线
) r5 {1 {1 [3 J1 V; b3.螺旋面沿自身的运动
% a5 p) P. V4 f. p2 V) |- d, k$ W- n4.几种常用的螺旋面
. \* V7 H/ H( ~7 g% v3 d; p2.2 刀具回转面与工件螺旋面的接触条件
3 H Z3 W2 s: K. a2.3 已知工件螺旋面求刀具回转面截形
0 n$ G3 y' m- p$ j' _" o5 {2.4 已知刀具回转面求它加工的工件螺旋面# f9 L' D( L1 y! \6 K( z
2.5 盘形刀具加工螺旋面时的过渡表面及其消除办法
& d5 e- M9 e. d6 F% a* K+ k: ?1.过渡表面及其方程式* q" L r) X% k: [
2.过渡表面的消除
3 D5 r* Q( E' M/ o5 a2.6 干涉现象及其校验
. J' R' ^/ U9 `: E9 n3 }2.7 综合实例/ [! G% H; o% i3 s
习题2
8 @$ r5 z) W+ e' r% {+ A. l( y0 T第3章 空间啮合的基本原理- }1 M, b+ x* {
3.1 采用的坐标系及其变换5 B- L0 K" V1 ^0 ?
3.2 相对运动速度% l1 b6 r+ I, N. i/ M! p
3.3 相对螺旋运动及瞬轴面
& y4 T* z: b6 E d+ T9 n3.4 空间啮合齿轮副的产形轮 Q( F1 K; i3 N: r; V9 O* T1 X
3.5 啮合方程式
3 U& e. h+ {. S) l* Z3.6 空间啮合运动的自由度
9 R' l9 [" ~3 m6 U& i/ B3 h9 {3.7 单自由度啮合计算及实例
; _6 M5 b8 c6 a2 _1.啮合方程式及其解法/ r {' y; Y+ @( m8 D
2.单自由度啮合的实例
4 f' W+ g5 J |$ H9 h3 l/ j3 X9 N3.8 双自由度啮合计算及实例2 G7 t# N3 _* k
1.啮合方程式及其解法1 G# z/ A# H- U7 G
2.双自由度啮合的实例
$ k4 Y2 r% R5 {9 A5 F1 r- b3.9 三自由度啮合计算及实例* L( @0 a! ]# R5 F
1.三自由度啮合能够实现的条件
8 u% z/ i7 N& f0 I" h) a6 N2.三自由度啮合的实例——对角滚齿1 I. {- L+ @* e [
3.10 点接触螺旋齿轮副的齿面计算
1 h/ @1 W) c Z+ b/ a3.11 点接触滚刀齿面的计算
1 P% q3 U( {+ i$ G9 B习题3
% G. J. H5 p2 C9 \1 C7 ]' {第4章 空间啮合的相对滑动及诱导法曲率* g. d+ z' ~, {; v
第5章 空间啮合的二次接触及其应用
: t# p* f5 H! Z; x第6章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9 Y% o) s# W2 A+ e5 `附录
2 o) |; S, o9 a- b1 D参考文献
* w, U- i L0 H: Z$ \% A! i% s0 s5 z( l. L
: f. ~/ u) Q1 E( I& Q3 W# `
* _ ~! c- B. V; ]5 r: w, k8 M# k: @4 F
2 |3 V P3 y* i
3 A1 R! v+ O2 Y/ B" y; r8 ~- j# x8 i5 U0 _& {
' y1 r3 t1 i9 n0 j+ ~+ Z q9 {' N; a$ w
[ 本帖最后由 wjxwin2006 于 2009-8-4 17:2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