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压铸生产中机器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一个参数可能造成产品的多个缺陷,而同一产品的同一缺陷有可能与多个参数有关,要求在试压铸生产中要仔细分析工艺参数的变化对铸件成型的影响。压铸生产企业通常由专人负责设定和调节机器的工艺参数。 1 n- r) P) ]+ ^2 r
+ u* K: ~ w, N! k8 _5 v6 s3 w 主要工艺参数的设定与调节技术
+ J4 T' Y' o+ u) I7 j; q2 g/ l0 }4 h
本节以DCC280卧式冷室压铸机为例,说明压铸生产中主要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节技术。
* ^' ~2 @- c$ l" [5 ~
1 m8 a& i) R6 s3 L DCC280卧式冷室压铸机工艺参数设定的内容及方法:
! Z( y/ @. N( U; j$ \: J6 e8 e1 S. _; e# R
(1)射料时间:充填时间长短与铸件壁厚成正比。对于质量较大的铸件,压射速度(射料一速)较慢,则所需充填时间可适当加大,一般在2s以上。在快压压射速度(射料二速)下,冲头运动的时间等于填充时间。
# o9 ]7 p2 y. M! i& @: J; P" z9 e3 k* k+ N2 B8 f
(2)开模(型)时间:开模时间一般在2s以上。压铸件壁厚较薄时,开模时间较长;结构复杂的模具比结构简单的模具开模时间要长。调节开始时,开模时间可以略微长一点;然后再缩短。 8 }3 j) `% R5 h3 Q
6 D1 T. n& t$ ]/ Q+ U 注意:机器工作程序为先开模,后开安全门,以防未完全冷却铸件喷溅伤人。 E5 ~+ c3 C# T2 s5 I! Q
1 x v% w" o' L4 z8 L
(3)顶出延时时间:在保证产品充分凝固成型、且不粘模的前提下,尽量减短顶出延时时间,一般在0.5s以上。 E0 h5 d3 f5 e* f: @. g. j
+ O/ `. L9 @) b9 P
(4)顶回延时时间:在保证能顺利地取出铸件的前提下,尽量减短顶回延时时间,一般在0.5s以上。
; y8 N- g E: H& L) X0 s1 Q- [, j" P+ P
(5)储能时间:一般在2s左右。设定时,操作机器作自动循环运动,观察储能时间结束时的压力是否能达到设定值;在能达到设定压力值的前提下,尽量减短储能时间。
: d" F% m, r5 O- T
7 w! R7 x& l5 z, T' Q% T, X5 z (6)顶针次数:根据模具要求设定顶针次数。 ; R1 B f9 g) j8 |
+ L4 K$ Y5 J0 ~8 F0 r, l! K3 G2 w (7)压力参数设定:在保证机器能正常工作,铸件产品质量能合乎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工作压力。选择、设定压射比压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r) ] \" f G6 [5 I( y
0 [: W2 f- T# N3 e2 a8 p 1)压铸件结构特性决定的压力参数的设定。
% r/ ?, V+ L, L6 W% S; l% h& v5 N- j4 ]( c( O x5 p; g; k
①壁厚因素:对薄壁件,压射比压选高些;对厚壁件,压实比压可选高些。5 k' L# w, P$ ]# t' b" F
# M4 X( b* X9 ~ ②铸件几何形状复杂程度:对于形状复杂的压铸件,选择高的压射和压实比压;对形状简单的铸件,比压应低一点。 : L5 s' {1 X& O) v; Z% K- P
; |5 D4 m# v* j8 E& j- c
③工艺合理性:对工艺合理的模具和压铸件,压射和压实比压设得低一些。 $ K w x, E$ W8 P! ]9 s
) ]( C% b" l q4 h$ f; c" Y# ? 2)压铸合金的特性决定的压力参数的设定。 , n- U- w2 @) Q. I8 P' N
$ o' {4 I+ q2 J: { ]
①合金的结晶温度窗口:对结晶温度窗口大的合金材料,选择高压射和压实比压;对结晶温度窗口小的合金材料,压射比压设得低一些。
( |# w q( v5 X- m, W5 Q$ x
, x3 k: l/ X7 @/ D ②合金的流动性:对流动性好的合金,选择较低的压射比压;对流动性差的合金,压射比压高些。 8 H0 E4 [) ^0 H) o* A! q9 l4 T! w
9 X0 H% X2 |8 U0 Y
③合金的密度:对密度大的合金,压射比压、压实比压均应大一些;而对密度小的合金,压射比压、增压比压均选小些。 9 M" w o* t) ]$ f& }+ I; ?
0 n0 q& R4 E+ j/ Q
④铸件的比强度:要求铸件比强度大时,压实比压要高一点。- M6 k& x) i) U0 j8 h) v/ g
2 F# l2 Q& b2 J0 W/ E3 ]
3)浇注系统决定的压力参数的设定。1 j8 p( Q$ U2 t+ N& z9 ?+ f
# g7 [: v# w6 ?' `1 e ①浇道阻力:若浇道阻力大,且主要是由于浇道长、转向多,在同样截面积下的内浇道厚度小,则压实比压应选择大一些。
- a2 n# Z; e& u% P1 n& ?. ~/ i% y0 `0 P e
8 a& b/ w; P4 A ②浇道散热速度:若浇道散热速度快,则压射比压选高一些;反之,浇道散热速度慢,则压射比压需要设定低一点。 ; [3 u8 S& k1 f, A
7 k1 Y) g4 e2 |! ~5 |* _ 4)排溢系统决定的压力参数的设置。+ M' R/ c$ p, M4 k% ~: f
7 G- F C- D O! R; O$ m+ H/ x ①排气道分布:模具排气道分布合理时,压射比压和压实比压均选高一些。
" j8 P. T, L; Z! F' Q
# s- m N6 `+ w$ h8 g K# V ②排气道截面积:模具排气道截面积足够大时,压射比压可选高一点。* l% u& Q, j( z' T R7 J
! L; S8 t Z" O ]- j: K2 V5 `% @
(8)内浇道速度设定:若要求内浇道速度高,则压射比压应选高一些。
, O5 M- y# [6 i% \7 D( ~, f# r/ i& v0 E6 O I
(9)温度设定:当合金熔体与模具温度的温差较大时,压射比压应选高一点;反之,若该温差较小,则压射比压设得低一点。
$ i2 n+ u$ W4 H: D5 C+ e, w4 R2 }6 I" x4 M- u$ Y6 X
(10)压射速度的设定:压射速度分为慢压射速度(又称射料一速)、快压射速度(又称射料二速)和压实运动速度。
/ U7 l) g- Q6 z K; | v
, `7 |! ?7 G! }1 M4 E, \! s( h) \ 慢压射速度通常在0.1~0.8m/s范围内选择,且运动速度由0逐渐增大。快压射速度与内浇道速度成正比,一般从低向高调节。在不影响铸件质量的情况下,以较低的快压射速度(即内浇道速度)为宜。
% M6 k8 H0 R- B* D' h s% N- T( Z& I5 ^2 u9 ]
压实运动所占时间极短。它的目的是压实金属,使铸件组织致密。压实运动速度在调节时,一般观察射料压力表的压力示值在压实运动中呈一斜线均匀上升,压铸产品无疏松现象即可。 & e+ J x4 z0 f( ^! d
" B8 p) Y: s+ f& ?2 ^ (11)一速、二速射料速度的转换感应开关位置调节的原则:
% J; O( z: o! f. C' U( w! }6 G8 @
1)压射冲头的一速、二速运动转换应该在压射冲头通过压室浇注口后进行。
% I+ w6 G3 s: ?4 W9 C. `1 \; Y, C$ b7 Z- b5 R9 Y
2)对于薄壁小铸件,一般一速延时时间较短,而二速较长。
* M) \" r9 |% X' _# c" J& b" `: a
3 ^% q; U4 v; m0 Y( g+ X) b G; Y U 3)对于厚壁大铸件,一般一速延时时间较长,而二速较短。
5 E9 ~/ K# ]1 N
. I! Z+ p6 \7 r6 k2 |+ W% M* P3 D9 }6 Q 4)根据铸件质量(如飞边、欠铸、气泡等)调节转换点。
$ N7 F3 x' ~$ ^' q( q9 H8 O# }" r1 l
0 M q' ?7 _, M3 `3 m- F- n* K (12)金属熔体的温度调节:合金熔体的温度可在机器电气箱面板上显示和设定。各种合金熔体的浇注温度不相同;对同一压铸合金和不同结构的产品,厚壁铸件比薄壁铸件浇注温度要低。
' a1 |+ E' |2 A5 Q* V7 C- d9 M" Y" [+ \4 x2 H' h- T! `
(13)浇注量的选择:所选择的每次浇注量应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余料厚度在15~25mm范围为宜,并要求每次合金熔体的浇注量要稳定。 8 W5 B" |0 A" G% l- |
0 `$ f y; A: E" U- F (14)模温的控制:对于不同的合金熔体,其模温温度不同,一般以合金凝固温度的1/2为限。在压铸生产中,最重要的是模具工作温度的稳定和平衡——它是影响压铸件质量和压铸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 ]3 U C, o8 k& l- d0 N
4 U/ w6 Z `5 P
压铸机液压系统的参数设定和调节 P) f) m4 R0 a' a ~
: v- ^5 j p0 W7 j( R5 c
机器液压系统各个动作的工艺参数,如压力、速度、行程、起点与终点,各个动作的时间和整个工作循环的总时间都有一定的技术参数。要求调试人员一定要熟悉机器技术性能,根据液压系统图,认真分析所有元件的结构、作用、性能和调试范围,搞清楚液压元件在设备上的实际位置,并了解机械、电气、液压的相互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