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目的 套筒与轴过盈配合,过盈量1mm。把套筒加热到900℃以后装到轴上,求冷却后的应力分布。( u" g+ m# S% o. g _
5 n6 D* h: T6 J# ^+ _/ b
基本条件 轴外径100mm,套筒内径99mm,外径120mm,过盈量1mm。长度都是10mm。材料为合金钢。
7 g2 R8 ~) M! i3 t" v( I
3 `4 p! t( C! a0 }( Z/ w分析过程2 `/ r3 @) J; l+ X- g Y& ~
5 n( w2 g0 k7 `" I0 V9 T( B
<目录> 一、建模 二、设置算例 三、检查结果
0 U- l8 n) h9 n0 X. z* g
- v2 P# |$ {( y; A% Z2 Y一、建模, T( L3 K9 R( A: p3 R- ^6 E
* s; k1 w% }- S3 m8 m1. 取圆柱结构的1/4建模。为便于调整过盈量,采用参数化方法,自顶向下建模。新建装配体文件“0.sldasm”。
- N5 P7 C& `9 Y& ^3 e! d
8 C+ g9 `% x+ a, m. D- P
- @( p3 I* J5 Q2. 添加方程式:
: @ \( K" ]5 o8 ^" b: \* l r=50 /轴的半径
- l" A9 l1 y: B9 [3 k t=0.5 /轴和套筒的半径差,过盈量的一半
# t" p0 u" ]) I" P" z0 D8 I h=t+10 /套筒的厚度3 j% |3 t7 u! L
在前视基准面上画草图,建立尺寸关系,如图。最后把草图中的曲线全部转化为构造几何线。
. q0 t' @* u% P0 s% k
- \9 R5 x4 F2 M i3. 在装配体中建新零件为轴,取文件名为“1.sldprt”。编辑材料为合金钢。
( Y$ r7 E: I# q9 L 建模方法:选前视基准面,新建草图。按住ctr键,同时选择r=50的圆弧、圆弧两侧的半径,然后点击草图工具栏上的“转换实体引用”。拉伸草图,深度10mm。- \8 K6 ~- F. m4 A9 R& A
: p% |/ `2 ]& h6 t$ {0 \: R. h& }- l) f% Y
4. 在1/4半轴的一个侧面建草图直线,此直线把侧面平分为两半。添加分割线。此分割线是为分析时约束轴准备。退出“编辑零部件”,完成轴建模。
5 y: M% V' g3 W, I( `. ^" i" ]
; }) N4 _. }* r# {5 u. ~( \# B3 q' b
; z# L: B+ L8 z& J' Z% m
5. 新建零件“2.sldprt”,编辑材料为合金钢。在距离轴端面10mm的地方建一个和它平行的基准面,取名基准面1。参照第3步为轴建模的过程,在基准面1上建草图,拉伸草图成1/4圆环。2 j3 z/ B! P- ^7 {& N
5 O/ s3 l d+ A7 z# H
! a' c/ a" n. s, L0 R( L6. 在圆环外侧面上建分割线,把侧面平分为两部分。建此分割线是为约束套筒准备。
& K. R, s# e# g9 Y
# b( x8 Y1 ]5 h3 z8 _: s
9 z( Z3 P' E* k; X7. 建基准轴如图。退出“编辑零部件”,完成套筒建模。注:基准轴为定义径向应力和位移用。' s5 d2 N( j; i i& T, I! m
9 [* S' I% G2 T. B& E4 L2 L1 e
- A& P( I3 z7 |' Z5 L' F二、设置算例
6 d# K; F3 a0 y7 m' Y
2 A t/ z' _: H/ {1. 添加新算例,实体网格,非线性。命名为“冷缩套合”。2 G [$ A1 s) d9 f3 ^0 u
7 u9 e: h( z8 Y* Z0 X! U& p8 b2 _
C" _, x2 y0 A! U) l3 _2. 添加对称约束。' p9 o z5 Y6 G+ z
* J2 u( c9 ?2 k) K% M: I6 W N9 h
7 V( \) B O6 B8 X3. 给套筒外侧面中间的点添加约束,限制轴向移动。因套筒和轴在变形过程中始终关于中面对称,所以约束中面上的点较合适。
" w1 [6 {0 R! {- k6 |
+ c8 r( b8 Y+ f
+ T; B( K' t% T- S7 T$ p* N4. 给轴中面上的点添加位移约束。位移规律按如图曲线添加。别忘了在轴向位移处填上数字“-1”,此处的数字和曲线上数值的乘积才是真实的位移。
7 |7 z' \( p* S9 W% F
' W+ ?- m4 L3 [" h; X# K
l: o' Y9 M6 V
5. 给套筒定义温度。温度规律曲线如图所示。比较第4、5两步的曲线可以看出套筒的装配过程:
; _1 t( O2 O4 k. b- k 时间(秒) 套筒的动作 轴的动作
$ v; O4 W( v [1 `1 q X 0~1 加热到900℃ 等待
! s l7 f5 j V- n6 ^6 {) B) h 1~2 900℃保温 进入到装配位置
# A5 O0 f9 @" v' k7 r2 _ 2~3 降温到室温 等待
* @+ ~. k( A% c/ w: V+ C; o
' S& i( {- q4 F& `) b. O
5 e" \2 I5 f, a. R! F- R- k6 ?6. 给轴定义温度:室温22℃。' r6 c4 a# |: {, v$ `" T
5 Q6 z* C. S) n$ A
; F" ], d K' J! p2 P& R
7. 定义轴和套筒的接触条件。可以指定摩擦,此处未选。
- U0 S- v. U$ M; Z5 J7 O3 U
' ]3 u- L! H+ {: ?* R
3 ]7 h# u- m( o3 g! j: z3 Z; L
8. 配置非线性分析的属性,把结束时间调整到3秒。
; n+ k3 V2 `# x: ?) V; T& q' x
( k# J3 b" B: S7 r; k$ J
3 j' H' C+ C* S) a
9. 按默认单元大小划分网格。为提高精度可适当减小网格尺寸。
" Z0 E7 H0 r5 W6 Q! q- l
2 K B' B" Q8 {" q, F& N% r
$ w. Q- E# H0 ~+ C( T
10. 运行分析。1 K; M- ^7 d& [( i. L2 }. n. [, G- _8 N6 {
( m4 w, h% q* ~, V! l; s* i; X8 u
, ]- m1 n) C I& y
三、检查结果
0 K: I# ~$ ]9 ]+ a) @; }% \$ S! y. {
1. 1秒结束时的应力状态,此时套筒受热自由膨胀,内应力很小。
0 G: G/ X A8 v- @" @5 d
2 n5 @0 {2 C* u# G# G. u: m
9 ^+ W. v' u& c& X* `% H2. 定义1秒时的径向位移图解。
& H/ }& m+ D: l2 J9 I# Z
& l9 R0 ?/ i& ^6 }: S" y
5 T2 ^, N6 j; a q: t! v
$ R$ W% I$ S) H7 b# H' q
/ T8 ~3 A5 }. E. e7 r# X1 t; ~6 u3. 2秒时的应力分布图。可以看到轴线处有应力集中,这是由于约束作用于一点,理论上很小的外力就会引起较大的应力集中。外力来源于计算时产生的微小不平衡量。因为外力过小,产生的应力不大。 7 q$ J* O' D) Y; ?0 h
T( l$ l( q: U& ~8 C7 x( f2 V! x) G
0 ~, g* _# S- p+ ?& l6 S4. 2秒时的径向位移图解。此时轴和套筒在端面上重合,放大后可以看清轴和套筒之间的间隙。7 j/ q6 S3 H9 R) D& U1 ^9 S
+ }9 e* f5 u8 |7 j0 |; o0 T2 _
0 \2 m5 ], z0 t3 T. ?
5 o6 E: T9 C" I T8 U
3 L2 w0 y" f" j. e% O) n; i
5. 3秒时的径向位移图解。此时套筒温度降到22℃,装配完成。
2 A' q$ h2 Y' A. D; `/ m7 T4 H# c
6 J: |. i! N& y" ?
; O6 _4 o6 G5 D6 U6 v) l( P6. 3秒时的等效应力分布和径向应力分布。
2 ]4 ?7 f2 g; G' i: ? B
$ `$ L1 [/ S' I" w# T
/ O- ]1 f2 s' p7 F! s( r0 T
- m7 K0 S+ V! l9 \8 c4 j
; N; e/ h+ F4 L2 t5 _[ 本帖最后由 tigerdak 于 2009-4-2 15:25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