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2-28 11: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尔马拉海 于 2011-12-28 11:35 编辑
& L1 g( [; G4 J M. S8 H
# x e! q8 R D) D; D B首先恭喜这位作者“转型”成功,但严格的说这是你个人事业上取得的成功,而非一个技术人员的成功。+ u2 g/ U2 j5 e" C* K
诚然,在企业的工程师确实不能和研究所或国企中的同辈比科研、生活条件,但好处是站在市场的最前沿,若非爱好研究一些基础性、前瞻性课题,在企业的工程师未必就无所成就。(客观的说,想要取得相似的成就,目前看来,要困难很多。)1 A, Y/ q; C# ]2 l
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供那些在企业做技术的人员参考,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2 d* E( O4 O# C! t' R: F( s" u/ t. ]1、最首要的问题是“树立目标”。在研究所、国企会,会给你安排一个课题,或因为你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你的研究方向。只要这不是一个夕阳技术,你潜心下去终会有成。
8 n& z3 \. n' y6 F 在企业,需要你解决的问题很泛、很杂。受订单方向的改变,经常是指哪打哪,疲于应付。况且,如今工程技术上抄袭严重,老板不是希望你直接带图纸过来就是拿来别人图纸叫你迅速转化。这种状况下,很难专心于某个方向的研究。一但跳槽,可能接触又一类型的生产。常此以往,专家未必练成,“杂货铺”倒有了。* I# e6 \! J6 t4 _& ?
认清这个现状,越发要树立起明确的目标。大方向上,是气动、液压、工控还是模具,要选好。然后从小处着手,从局部开始,由点及面地积累知识并不断加以实践。
8 t3 L$ o. Q7 j# `% z# k2、其次,要加强学习。书本的知识仍要不断补充;先进的科技要始终关注;有新的知识抢先要学。在企业有很多动手实践的条件,但往往技术人员会忽略基础知识的累积。我见过很多技术人员就依赖点老经验过活,满足于解决现实问题,当然不会进步了。
0 Y+ r9 N. Z! n& _2 e% r 可能有人会说了,工作很忙,实在是没空补充知识。对于想在技术上有所成就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个托辞。在企业,发论文,拿证书,评职称等等确有门槛,但并非绝无可能。可以尝试着做相关准备。在这个过程中,起码你有两点收获,一是认清自己的差距,还缺少那些东西;二是重拾书本,继续教育——如果你35岁了看书本还仅仅为了考试通过,那就杯具了(也没必要细读我苦心打的文字了)。* S! K% |$ H+ z) \
3、学习统筹学、系统工程的相关知识。在企业,老板要求你解决核心问题。特别是总工(不想当总工的技术不是好技术),要求你能解决全盘问题。没一点这方面的知识是干不好的。2 z+ M- {4 P4 e v; H
我曾接触一老工程师,老板提出一个构想,他未加审慎的考虑就开始动手。设备基本成型后,问题开始不断出现,连我这样的“外行”都开始意识到该设备从原理上就很难站住脚。 但此时已投入近百万,历时一年多。9 U. p9 y9 W7 P3 e+ W, Z/ U! F
须知道“结束战争要比开始战争困难的多”。 为应对问题,他开始不断修改,更新部件。总之,补丁越打越多,越打越大。当然,还是于事无补。后期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连工人都不愿再参与其中。终于,在他提出用一台大伺服更换普通电机的提议后,彻底没了回音.......不久,他黯然离去。我心知,问题根源不在他那,但教训是那么深刻。& }) M4 b L: u+ y' |) w
4、学会带好队伍。既然这是个给老技术人员的帖子,我就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年轻技术一定要“黑手”,但到了四五十岁还一天到晚“黑手”,你就肯定不是“总工”一类的角色,起码不是一个“合格”的总工角色。
- d, X: d# R5 A7 G, j 我认识一位生产副总(近60岁),他呆在现场时间比在办公室多得多,以至于找他签署文件得满厂找,且往往被告知“放我桌上吧,我现在没空”。从产品的创新性设计到拧紧螺丝,甚至打磨焊疤无不帮忙。时常陪工人加班到凌晨。而众所周知的一些问题,比如员工福利,部门的协作、效率等等,反而视而不见。同时,多小的问题也没人敢于拍板,非由其亲自定夺不可。我评论时说了这么一句话:“仗靠谁来打?是将军一个人握着手枪冲上去吗?你或许很勇猛,你又能杀几个敌人?”。
/ D+ V7 P/ j/ L- a7 s 带好队伍,需要在生活上关心属下,需要在技术上指导属下,要引导他们走正确的道路。第一句多数人会很好理解,而后面的多数怕是不以为然了。- E0 x) ?8 M) H. Q. W2 M7 C
现在的企业缺乏老国企中“师傅带徒弟”的优良传统,这也是目前基层技术人才匮乏的根源之一。很多人会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徒弟们都会了,老板还要你做啥?”等等。这样的观点非常狭隘。师云:“给人一滴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很多技术人员,敝帚自珍,问其工作问题,要不含含糊糊,要不语焉不详。我个人总结多半还是没“一桶水”的功夫,很多时候确实是说不上来,或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所谓的“保守”不过是表象而已。
7 ]8 ], @0 E# q 随着资历增长,很多具体工作必须交由下面人去完成,只有你培养好后续人才,你才能有上升的可能,才有机会多做研究,做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届时,你需要做的是指导工作、统筹工作、后勤工作。要善于分配,凝聚人心。若真有老板认为这时的你作用不大了,那是他目光短浅,不必为之效力。, s& W$ ]8 m' ~6 {) F0 S
能带出队伍的人方为将才。你如果是真心去对待下属、培养能人的话,同样会在将来令你收获颇丰,无论你跳槽其他企业,还是走独立创业之路,这一人脉都是你的基础,并将受益终身。有些工程师凭着一鳞半爪的技术,总想着自己出来干,我建议他看看有带队伍的能力吗?否则,如果是打打技术零工则罢,创事业还是算了!
- q/ n0 m3 g1 C6 E我是个旁观者,看到的是林子,如果你是树,你又如何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