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5-1 23: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要检测PIN 与产品孔的摩擦力矩吗?
9 W( X, T1 a* M' J- p7 T/ ]产品孔的表面光洁度和直径精度等级要求有多高?PIN 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有多高?
$ [9 h U O0 |( e锉针铰孔的目的是扩孔还是改变表面光洁度?4 r3 u( _" V! `! X$ `7 v* B
E' G) ?5 A" R
我是这样考虑的:
+ H, n6 y) q% k产品的孔精度(包括表面光洁度和直径的精度)与标准销的配合关系非常重要,也是检测的最终目的,通过扭力测试的数据来检验孔的精度,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的话,那么问题可以从提高效率的角度来解决。
9 v; L) X. D v; C! p本图中使用的是直线进给,轮流使用锉针修孔,轮流使用销来适配。$ {) ?+ B0 C `) y6 S+ Q
7 H) t c9 W7 Z- [
实际上分解为以下工步:将工件夹持,由销1检测,检测后进入下一工位,由锉针1加工后,销1复检,合格后到下一工位由销2检测,由锉针2加工,销2复检后继续进入下一工位由销3检测,由锉针3加工,销3复检后继续进入下一工位由销4检测,由锉针4加工,销4复检,合格的掉头,不合格的排除筛选。
& G, b' X# `2 F) ? y- n [/ F/ j
2 Z. f( \' x4 \- k8 k( Q+ |由于目前设备是单工位单系统进给,所以往复的时间消耗是明显的,但不代表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的,如果拆分成流水线进行单工位的工作,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设备的成本问题。这个成本涉及到多次进给系统的精确度保证问题和锉针、销的一致性,我不觉得会有很好很合理的方法。
* U1 F+ ?% z0 R% k' F9 H6 | O8 w% f8 s
考虑到产品检测目的我还不是非常明确,所以只按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动作分解,自动机本身的设计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并没有多余的步骤。/ A3 C$ Z2 o U, K( C: c
如果真的是效率要求提高很多的话,建议详细排出工步,再根据工步时间进行效率的调整,把每道工步的时间尽量设定为一致,比如现在的效率是60秒,12个工步。那么在自动线上每个工位都设定为5秒,流水下来就可以确定每个零件在每个工位上的时间都是5秒,单件的零件完成仍然是60秒,但可以同时有12个零件在12个工位上。那样的话,效率即可提高,但设备的成本和工具的成本就会增加很多。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