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16 18: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冷拉来自 维客
& t) t* \9 A6 ]) y9 {-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6 S7 l) I6 B8 Z* B7 n g& Z3 X; g1 ?2 z2 _. B2 m
# K9 A9 Z5 b5 l
冷拉是在常温条件下,以超过原来钢筋屈服点强度的拉应力,强行拉伸钢筋,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提高钢筋屈服点强度和节约钢材为目的。 ; j8 X4 o4 e1 @7 P
# j' u$ F! }6 |. e
钢筋冷拉概念:以节约钢材、提高钢筋屈服强度为目的,以超过屈服强度而又小于极限强度的拉应力拉伸钢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的做法叫钢筋冷拉。
/ w9 d" }& |4 h: O+ X4 x. s
7 D( m& [9 b6 A: |2 B$ j1. 第一次冷拉效果:
/ ]* N# ^% M1 [2 y取一钢筋对其施加拉应力冷拉,钢筋会发生变形(并作应力——应变图)。随着拉应力增加,钢筋内部承受的拉应力逐渐增大。当钢筋内部产生的拉应力超过钢筋具有的屈服点A,而达到C后,停止冷拉,卸去荷载。此时可以看到,钢筋已产生塑性变形,在卸荷过程中,应力——应变图有一个变化,直线O1C比直线OA要缓。
& \/ g2 ^9 ~7 `4 Q' [. V* k2. 第二次冷拉效果: ) F) w/ I3 Y' U: x
重新施加拉应力,将钢筋拉伸到破坏,应力——应变图出现新的变化,新的屈服点在C点附近,明显高于原来的屈服点A。这个变化说明,钢筋的塑性发生了变化,塑性小了,硬度大了,钢筋的强度得到提高,这一现象叫“变形硬化”。
' X2 D- ^ S8 u; x9 N% J. K经过以上两次过程冷拉钢(筋)制作完成。
9 H/ ]) L" |; [- n, U( A$ n, e( z! c! D5 Q+ d7 r& r
另不同情况的冷拉控制:
) ` p4 k' ?# J0 U3 P" \1)冷拉应力控制的情况:
) x- q! q# g& d( w2 M7 W# ~; x7 r! K对于Ⅱ、Ⅲ、Ⅳ级钢筋和5号钢的钢筋,在冷拉后,作预应力钢筋使用的,要用冷拉应力控制。但钢筋冷拉后经检查,最大冷拉率超过了规范规定(表3——1)值,还要再进行机械能实验。
; S( h3 h# J$ y1 m d2)冷拉率测定控制要求:
: x$ Z5 {- g- H5 }# U9 M以冷拉率控制钢筋冷拉时,控制值要由试验确定。试验测定时要求:同炉同批的测定试件,不能少于4个,每个试件都要按规范规定的冷拉应力测定相应的冷拉率,并取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该炉该批钢筋的实际冷拉率。如果钢筋强度偏高,,平均的冷拉率低于1%时,在钢筋冷拉时,仍要按1%的冷拉率控制。
6 x, H. g9 F8 Y3 \# N3)不同炉批的冷拉控制: ; T* o8 o- P: q ?$ W5 Y
对于混杂,分不清炉批的钢筋,冷拉时,不能用冷拉率控制,而且要冷拉多根连接的钢筋,每根的冷拉率和控制应力都要符合规范规定(表3——1)。 1 @9 O8 d# C' c7 f* |
4)冷拉速度控制: * i) N& L7 G" ^6 U' }0 e8 q+ R: W
要使钢筋充分变形,就要适当控制冷拉速度,一般以0.5——1.0为宜。同时要求,冷拉到规定的应力和冷拉率以后,随即停拉2——3以后,再放松钢筋,结束冷拉,以给纸畛浞直湫蔚氖奔洹?
* Q2 _* m- v1 e5)冷拉控制方法: / K) y7 i: D( [1 m; h- y
冷拉时只用冷拉率或者冷拉应力控制叫单控,冷拉时冷拉率和冷拉应力同时应用,称为双控。采用单控,施工简单方便。但对于材质不均匀的钢筋,不可能逐根试验(逐根试验,费工费料,不可能这样做,有的同一根钢筋冷拉率也不一样)冷拉质量得不到保证。双控方法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冷拉时,对于控制应力已经达到,冷拉率没有超过允许值的,可以认为合格。但是,如果冷拉率已经达到,而冷拉应力还达不到控制应力,这种钢筋要降低强度使用。对于预应力钢筋必须采用双控方法。 |
|